4月11日公布的一季度信貸、金融數據明顯好于預期,加之3月份出口明顯好轉(同比增長14.8%,1-2月為-6.8%),顯
4月11日公布的一季度信貸、金融數據明顯好于預期,加之3月份出口明顯好轉(同比增長14.8%,1-2月為-6.8%),顯示經濟延續復蘇態勢,不過3月份 CPI、PPI數據引發出一部分市場人士對通縮的擔憂,則反映出需求端的復蘇依然低于預期。
首先,1季度GDP增速會有明顯回升。
(資料圖)
截至3月末,社會融資的融資速度已回升至34.48萬億/年,為疫情以來,第3次處于34萬億/年水平以上(前兩次2020年3季度至2021年1季度與2022年6月至9月)。與社融快速擴張同步,人民幣信貸融資速度更是升至歷史新高的23.28萬億/年,占社融比重也回升至67.5%,已十分接近占比的歷史峰值69.7%。與前兩個月相比,寬信用的態勢進一步得到強化。
過去兩次,當社融融資速度超過34萬億/年后,GDP環比增速均升至3%附近,按照此規律,若今年1季度GDP環比增速也將回升至3%附近,那么1季度GDP的同比增速將由去年四季度的2.9%明顯回升至4.4%。
圖1:社融和信貸融資速度的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Wind
其次,居民資產負債表有望迎來修復拐點。
截至3月末,居民貸款擴張速度在結束連續22個月回落態勢,連續兩個月保持回升態勢,至4.28萬億/年,其中,居民短貸回升至1.65萬億/年,居民中長貸回升至2.62萬億/年,反映出前期有關量、價融資環境改善的政策效果已經開始有所顯現。
圖2:居民存、貸款12個月滾動凈增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Wind
與貸款修復同步,居民存款也在增加。截至3月末居民存款擴張速度已接近20萬億/年,較去年3月份高出8.88萬億/年;另外,《2023年第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傾向于“更多儲蓄”的居民占仍高達58%,為歷史次高水平,同期居民未來收入信心指數雖較上個季度有所修復,但仍在50下方的低位,反映出目前居民仍有較強的防御性儲蓄動機。
綜合居民存、貸款的情況,目前還只能說居民資產負債有望迎來修復拐點。不過從經濟周期運行的角度而言,復蘇前半程的一個典型特征就是宏觀數據改善要領先于微觀經濟體感的好轉。
第三,市場預期繼續向經濟復蘇現實。
從貨幣市場隔夜資金利率(R001)平均水平來看,資金利率水平基本回到了去年同期水平,鑒于去年央行曾于去年8月份將政策利率下調10個基點,因此,目前資金面的狀況較去年后半段降息后的水平有收緊的變化。但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是在去年降息后就開始回升,從2.61%的低位一度升至2.99%上方,今年以來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震蕩下行,波動區間為【2.81%,2.94%】,顯示出市場在經歷了去年12月份“強復蘇預期”之后,逐漸開始轉向經濟現實,本周受通脹數據低于預期的影響,又下行了幾個基點,目前在2.82%附近。
圖3:隔夜資金利率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月均水平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Wind
就目前利率市場的表現而言,市場更容易受到微觀經濟體感的影響,例如,周四公布的超預期的出口數據并未對債券市場產生影響。
第四,人民幣匯率在等待新的指引。
3月份,海外市場受到了銀行業危機、債務上限、美聯儲利率政策等影響因素的劇烈沖擊,美元指數也由3月8日(當日為硅谷銀行擠兌危機)105上方一路下跌至101附近,但同期人民幣匯率則維持相對均衡的狀態,基本就穩定6.88附近。很明顯,一季度經濟復蘇的現實和市場預期的調整,以及海外市場的動蕩均沒有對匯率市場產生明顯的影響。
圖4: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與美元指數
數據來源:Wind
然而伴隨復蘇、外需等方面更多的數據,以及3月份諸多人民幣國際化新變化的持續演進,不排除匯率重新進入波動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