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張瑩通訊員張麗巧作為廣州經濟大區和工業強區——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全區工業產值占全市40%以上
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張瑩 通訊員 張麗巧
【資料圖】
作為廣州經濟大區和工業強區——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全區工業產值占全市40%以上、固投占全市比重達25%,是全市穩投資、拼經濟的重要一環。眼下,該區灣區國際創新中心項目全面開工,廣州科學城地標性建筑“科學城中心”拔節生長,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知識城基地項目高樓封頂……一批重點項目建設正快馬加鞭,為增強產業發展新動能蓄力。
廣州1-2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6%
2023年,廣州許多項目工地春節“不打烊”,節后“全力干”,處處可見塔吊林立、機器轟鳴、燈火通明。
總投資約183億元的黃埔區灣區國際創新中心,自今年2月初奠基以來,就進入全力建設階段。地處廣州第二中央商務核心區域、海絲文化發源地,該中心建成后有望成為黃埔區首個產、學、研、展、商融合發展產業平臺綜合體。
在廣州科學城,記者現場看到,高約148米的科學城中心,已進入最后的建設階段。隨著主體工程完工,一部30多米跨度、20多米高差的超長戶外電梯等待架設,將在樓宇之間形成一道“空中飛虹”。這座定位為大灣區商務中心的地標項目,投入運營后將為廣州的樓宇經濟、總部經濟再添核心載體。
廣州科學城中心
根據廣州市統計局3月26日公布1—2月廣州經濟運行情況,全市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提質增效,固定資產投資迅速扭轉2022年全年負增長趨勢,同比增長5.6%。一批新基建、新能源和半導體領域的大項目、重點項目加快落地、開工建設,1-2月新開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30個,其中工業投資項目52個,合計計劃總投資額同比分別增長2.4倍、1.9倍。
在全市一季度重大項目開工簽約活動上,奧松電子總部項目亮相。作為承擔著智能傳感器國產替代重任的排頭兵企業,奧松電子將以MEMS特色芯片量產線為基礎,進一步整合優化上下游產業資源,實現MEMS智能傳感器國產化研發及產業化。
三個“25%” 黃埔堅持“制造業當家”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走在“拼經濟”的前列。
記者了解到,今年該區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將實現三個“25%”——全年固投增速達到25%;全區固投占全市比重達25%,實現固投2500億元;工業投資占固投比重超過25%,完成工業投資650億元,占到全市目標的1/3以上。
在最關鍵的重點項目建設領域,2023年黃埔預計安排240個重點建設項目,年度計劃投資超900億元。其中,科技和產業項目年度計劃投占比達到60%,有85個項目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計劃。
從廣州市2023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開工簽約活動來看,黃埔區投資項目涵蓋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健康、汽車產業鏈、人工智能及智能裝備等重點領域,孚能科技廣州生產基地、奧松電子總部基地、芯德科技研發及生產總部項目、萬年青制藥中藥制劑CDMO基地暨互聯網醫療中心總部項目陸續落地,以實際行動落實“制造業當家”。
在亮相全市開工簽約活動的重大項目中,科學城集團兩銅公司改擴建項目引起關注。未來五年,科城精銅規劃對舊廠房和舊設備實施整體改造,銅桿產能由年產18萬噸擴至年產32萬噸,計劃2025年投產;臺一銅業對老舊機臺全部汰舊換新,計劃2023年全部完成。
科城精銅工作現場
據了解,經過技術改造,兩大制造企業及英德生產基地預計將帶動13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屆時年產值有望達到275億元,不僅為全區乃至全市工業帶來新的增量,還能進一步推動落后產能的優勝劣汰、推動產業強鏈補鏈,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國資國企擔當“主力軍” 項目量投資量開工量創新高
在廣州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國資國企承擔了“主力軍”角色。
2022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10家國企所承擔的重點建設項目數量合計達70個,占全區比重達36%,較2021年提高50%。全年投向戰略性新興和支柱產業近200億元,新增戰略性新型企業257家。
長期以來,民間投資都是固定資產投資最大的來源,但在一些重點領域,尤其是投資金額巨大、回報周期長的基建等公共領域,或者充滿高度不確定風險的傳統產業轉型、新興產業增效、科技創新驅動等方面,以及部分難以受到市場資金關注的中小企業的發展,國資國企的兜底作用乃至靶向發力的角色日益凸顯。
作為黃埔區開發建設“主力軍”,科學城集團今年錨定160億固定資產目標“加速跑”,無論是項目量、投資量還是開工量,都將創歷史新高,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對經濟增長和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作用,當好投資“領頭羊”。
“我們以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為導向,集中更多力量在關鍵領域,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努力補齊產業短板、延伸產業鏈條,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科學城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何敏丹說。
同時位列省市區重點項目清單的廣東盈驊總部和微處理芯片封裝載板項目工程,就是由科學城集團投資和建設。該項目工程總投資達9.55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4萬平方米,建成后將為廣州再添一座半導體材料研發生產基地。
廣東盈驊總部和微處理芯片封裝載板項目
這不是該集團第一次聚焦半導體產業,從大灣區首家量產的12英寸晶圓制造企業粵芯半導體,到高云半導體、華星光電、艾佛光通、載誠科技等項目,涉及設計、制造、材料、下游應用等多個環節。
擁有大灣區最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黃埔區正在成為全省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集成電路產業創新高地的核心承載區。
作為集產業投資、創業孵化、開發建設、園區配套、咨詢服務等為一體的大型區屬國企,科學城集團既可通過產業投資基金,深度切入集成電路產業鏈,從扶持初創企業發展到招引龍頭企業,發揮政府“風投”的關鍵力量,又能直接參與大型科技項目的建設和運營,為新興產業的崛起貢獻全方位的支撐力量。
“早一天投產,早一天見效能。拼經濟,國企有一種等不及、慢不得的使命感,所以我們能擔當急難險重的活,敢于向最難處攻堅、勇于向關鍵處挺進,將更多‘不可能’變成‘可能’”,科學城建設發展集團黨總支部書記、董事長古日暉表示。
該集團將進一步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專精特新”實體經濟投資布局,以重大工程為抓手,謀劃建設一批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的高質量項目,以“四兩拔千斤”起到固投支點的作用,撬動更大的社會投資,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圖片由黃埔區科學城集團提供
審讀:喬會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