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后臺都表現出了一種偷著樂的狀態,我個人認為還遠沒有到美方爆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時候,我們還是應該更多的寄希望于內循
(資料圖片)
很多朋友后臺都表現出了一種偷著樂的狀態,我個人認為還遠沒有到美方爆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時候,我們還是應該更多的寄希望于內循環,美國打擺子最好,不打擺子也不過就是繼續摩擦。
這一次美聯儲財政部閃電下場,從我的角度來看一方面第一時間出來兜底最大程度想阻止多米諾骨牌效應,另一方面也是心理有數由于美國連續加息的政策導致的副作用有普遍性,到了邊緣的銀行并不是一家兩家。
對美國來說好消息也有,現在財政部是真有錢,也沒處花。但壞消息是能堵一個窟窿不見得能堵十個窟窿。從風控的角度看,出問題的銀行算不上最激進的,絕大部分銀行的風控等級也都是一致的,所以大概率我們要看一段時間的美國救火隊雜技損管表演。
我個人判斷現在雖然宣布了接管,但是并沒有完全捋清楚坑有多深多大,所以補坑怎么也是夏季的事了,至于最后什么結果,暫時還不好說,但可以肯定,一時半會美國經濟還到不了爆發金融危機的地步。
同時,金融有高度的全球性,所以出現大家都在盯著美國的時候突然其他主要西方經濟體搶先躺平的概率也不低。單論這一件事就已經足夠復雜,再考慮其他非金融因素,這次倒閉潮會走向何方并不好下判斷。何況中間還疊加了俄烏,菜統竄美等因素。
周末還和一位看著慘淡的訂單發愁的朋友吃飯,我也開了個腦洞,讓他盯好外國友商,萬一有變,抓住機會,現在盡量囤積下資源。
總的來說,我們要盡量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搞好內循環,穩住外部環境,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起碼普京比我們更著急,看戲不嫌事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