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8月29日電(錢晨菲)29日,之江天樞3.0發布會暨天樞2022年度開發者大會在浙江杭州舉行,之江實驗室正式
(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杭州8月29日電 (錢晨菲)29日,之江天樞3.0發布會暨天樞2022年度開發者大會在浙江杭州舉行,之江實驗室正式發布之江天樞人工智能開源平臺3.0版本。這是天樞平臺開源至今最大規模的一次更新迭代,在大幅提升平臺整體性能的基礎上,對計算框架、算法模型庫、開發套件、工具組件等模塊進行了重點擴展。
2019年,天樞平臺研發項目首次公開亮相,吹響了國內新型研發機構牽頭研發高性能基礎研發平臺、推動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創新自主可控的號角。2020年8月,天樞平臺1.0版本正式上線,構建開發友好、訓練高效、可視化分析和模型煉知四大核心優勢。此后,天樞平臺保持每三個月一次小版本迭代的速度。不到一年時間,天樞平臺2.0于2021年8月上線開源,大幅提升了易用性、功能完備性和應用豐富度,推動生態合作伙伴突破1000家,進一步賦能政府機關、高校院所及企業開發者。29日,之江實驗室正式發布之江天樞人工智能開源平臺3.0版本。
“之江天樞人工智能開源平臺,致力于為開發者打造一個更加智慧高效的人工智能基礎平臺。此次新增的科學計算框架,就是秉持‘智算融合’理念,自研‘AI+計算’算法模型,以加速傳統的數值求解方式,目前已實現流體力學、固體力學、分子動力學、熱力學和電磁學等科學計算場景下的高效求解。”天樞平臺項目負責人郟維強說。
據悉,由之江實驗室副主任、天樞平臺總架構師鮑虎軍領銜研發的三維視覺算法LoFTR,是目前解決局部圖像特征匹配問題的前沿算法;神經渲染算法NeRF和NeuS,能僅憑幾張圖片就能重建出三維場景……這些特色算法也在此次版本更新之列。
郟維強介紹,天樞平臺算法模型庫已集成涵蓋二維視覺、三維視覺、科學計算、智能推薦、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語音處理、模型壓縮和強化學習等八大類的150多種算法模型,為廣大開發者用戶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選擇。
此外,智能數據標注、深度學習可視化、深度模型煉知、數據可視化分析等一系列全新的工具組件,為開發者開展數據清洗、分析決策、算法開發、模型訓練等提供全流程高效支撐和服務。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演進,天樞平臺快速積累了海量數據資源,進一步反哺優化人工智能模型算法,推動深度學習、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等技術加速演進,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發展。天樞生態構建上,平臺已為產業界提供公共基礎研發資源,為創客群體提供快捷便利的技術和數據支持。”鮑虎軍說。
其表示,“隨著平臺研發的深入和技術生態的日益完善,未來我們希望在更多領域進行賦能和合作,以帶動信息產業和數字經濟的發展,打造人工智能行業生態鏈,推進和加速人工智能技術的迭代創新和落地應用,為實現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做出更大貢獻。”(完)【編輯:謝藝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