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之間,地攤火遍大江南北,成為2020年新風口。來擺攤嗎成為和吃飯了沒差不多的客套話。作為發展夜間經濟的一個環節,對普通人來說擺地攤
突然之間,“地攤”火遍大江南北,成為2020年新風口。“來擺攤嗎”成為和“吃飯了沒”差不多的客套話。
作為發展夜間經濟的一個環節,對普通人來說“擺地攤”似乎來得更快更容易。
美食酒水、服裝電子、居家百貨、街頭賣藝都不足為奇。不過擺攤賣房這事兒,著實讓人再一次對開發商們的神奇腦洞稱奇。
更有甚者,開著保時捷、法拉利,戴著江詩丹頓、積家的富二代也去湊熱鬧擺地攤了。
有人不免心存疑慮:“原本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地攤經濟,如今似乎有點變味了”。
5月28日,中央文明辦明確表態:不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攤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
6月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山東煙臺考察時表示:“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
至此,“地攤經濟”一下子火了!微信朋友圈隨處可見關于地攤經濟的“致富秘寶”。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至少已有27個省市出臺政策明確鼓勵發展地攤經濟。其中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廈門、成都、濟南、南寧、鄭州、合肥、青島、長沙、石家莊等一些核心大都市和二線省會城市。
據昆明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市容秩序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昆明預計將劃出363個路段和點位,進行引攤入市工作,方案會盡快對社會公布。
不過,昆明在近段時間已經開始了風風火火的“地攤經濟”。
南強街、海埂公園、公園1903、北市區財富中心、萬科魅力之城小區等地都開始了豐富的“夜市生活”。
6月6日,昆明公園1903舉辦了一場“地攤秀”,可以說是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
與其說是擺地攤,不如說是一次吸睛的營銷,賓利、法拉利、勞斯萊斯一眾豪車后備箱里,售賣著DIY制品、衣物、毛絨玩具、酒水,甚至還有“湖畔最美艷遇”。
不少網友表示:“地攤本來是解決中低收入人群經濟困難的,現在反而成了富人體驗生活的方式”。
焦點君只想說:“我連擺地攤的資格都沒有”。這究竟是擺攤,還是豪車展?
另一邊,萬科魅力之城小區的“夜市”也是著實火了一把。密集的小攤排了近2公里的街道兩旁,現場人山人海,人行道、街道被占用,攤販的吆喝聲、車子的喇叭聲此起彼伏。
亂套了的交通、垃圾到處成堆的街道、營業到凌晨的夜市,被抱怨“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的生活,更大大增加了環衛工人的工作量。
諷刺的是,6月9日萬科魅力之城小區的夜市宣告“流產”,該道路為在建工地,禁止占道經營。
最吸引人的,可以說是今年開發商的腦洞了,前有明星直播賣房,后有置業顧問馱上房子模型上街擺攤。
常州某樓盤的置業顧問,在大學城附近的夜市拖著沙盤,打著易拉寶,在路燈下賣力的賣著房子。而他們第一次擺攤賣房就收獲了客戶上門參觀。
徐州在前兩天也開始有多家地產擺攤賣房,有的用豪車當展板;有的置業顧問在吆喝:“南區紅盤,地鐵上蓋,66淘房節”;有的除了賣房之外、還賣一些開發商的品牌周邊。
在昆明,擺地攤賣房的潮流也刮過來了。融創旗下的春風十里、君庭云邸等項目擺起了外展攤,豪車、沙盤模型、易拉寶、皮卡丘人偶齊上陣,還有置業顧問當街發傳單,搬著樓給你講解。
當然,還有“賣藝賣房”兩不誤的。唱歌跳舞,自我娛樂,再加個二維碼,沒準能收到打賞。
比如華僑城花都時區、花樣年麓湖國際和恒大,就是擺攤高歌,順便附個項目廣告,不論能否賣房,吸睛倒是做到了。
焦點君相信,見證了一段時間的地攤經濟后,大家一定也有很多想法。
在市場經濟中,地攤經濟和小店經濟是很多老百姓就業、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人們所說的“煙火氣”。“擺地攤”門檻較低、風險低,沒有店鋪租金的壓力,也沒有對創業者的學歷和技能要求,而且自由靈活。地攤商品價格一般較低,所以更容易被市民接受。
只不過在早些年,地攤經濟經常占道、垃圾極大污染環境,對于地攤經濟的把控較為嚴格,對于人力物力的投入也較大,大部分城市并不被允許。
如今,雖然為了增強了消費市場的活力,幫扶更多中低收入水平人群,大力發展"地攤經濟",但也仍然要考慮地攤經濟暴露出來的問題。
比如占道經營,是否所有攤主都能遵守規定擺在規定范圍內。
比如垃圾污染,對于食品類較容易產生垃圾,氣味污染、垃圾污染是否有較好的應對措施。
比如商品質量,對于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是否有投訴方式,解決方式。
比如噪聲影響,夜市必定在人群聚集的區域,那么對于夜間的噪聲污染,也該更好的去規避,便民更利民。
比如商業沖擊,有的人質疑地攤經濟火了,購物中心就危險了,該如何分流運營。
這些問題不解決,地攤經濟的放開也會被很快打回原形。
焦點君認為,火起來的地攤經濟不應該是“曇花一現”、“頭腦發熱”,更應該去規范、去特色化、去合理化,讓創業者、消費者都有益。更重要的是提高市民素質,所有人都能正確的對待地攤經濟。
關鍵詞: 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