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而近年來,直播+電商等網購新方式風生水起,越來越多消費者通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而近年來,“直播+電商”等網購新方式風生水起,越來越多消費者通過觀看網絡直播下單購物,網購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也不僅僅是城區的專屬,也在向農村地區延伸。
商務部4月2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936.8億元,增長31.0%;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電商給農民帶來了新的機遇。
據報道,今年以來,各省份陸續開展電商扶貧行動,利用互聯網拓寬農特產品銷路,增加貧困群眾收入,不少地方市長、縣長、鄉鎮長通過直播為本地土特產代言,起到了積極成效。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超過70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電子商務、互聯網銷售”,且注冊地址含“鄉、鎮”的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以下簡稱“鄉鎮電商企業”)。從地域分布來看,我國鄉鎮電商企業較為集中地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以工商變更信息為準,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5月22日,我國今年共有超過8千家鄉鎮企業經營范圍新增“電子商務、互聯網銷售”相關業務。地域分布上,這些企業同樣集中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其中浙江省新增“電商”業務的鄉鎮企業數量最多,廣東省和江蘇省次之。
據商務部發言人介紹,我國早在2014年即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到目前已累計支持1180個示范縣,實現了對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全覆蓋,農村電子商務得到快速發展,農村網絡零售額由2014年的180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7萬億元,規模總體擴大8.4倍。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2015年鄉鎮電商企業(全部企業狀態)增速高達78.7%,為歷史之最,并于當年首次超過全國電商企業增長速度。截至5月22日,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今年新增鄉鎮電商企業超過8.7萬家,較去年同比增長13.6%。
關鍵詞: 網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