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科創板的設立初衷就是通過放寬盈利數據等財務指標,讓更多科技創新企業獲得更多融資渠道,助推科創企業的發展,進
被視為“中國版納斯達克”的科創板近日迎來上市公司的“年中考”,亮眼的中期業績引發廣泛關注。分析認為,業績充分體現了科創板公司的高成長性,也讓各方對科創板改革充滿更多期待,預計相關制度改革將提速。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的數據,今年上半年,28家已上市科創板公司業績保持高速增長,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29.6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8%;實現凈利潤45.6億元,同比增長25%。
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公司中有兩家遭遇虧損。數據顯示,上半年鉑力特凈利潤虧損逾200萬元,鉑力特在公告中解釋,上半年度虧損主要是因為業務存在季節性波動。同期航天宏圖亦錄得近3000萬元的凈虧損。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科創板的設立初衷就是通過放寬盈利數據等財務指標,讓更多科技創新企業獲得更多融資渠道,助推科創企業的發展,進而促進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因而看科創板公司業績時不應拘泥于盈利狀況,而更應關注成長性和科技含量。
對此,廣發證券分析師倪賡亦持類似意見。倪賡指出,科創板公司的中期業績整體較好,充分體現了該板塊高成長性。上半年,科創板公司整體營業收入同比增速明顯快于存量A股水平和創業板整體水平。雖然存在2家公司凈利潤為負的情形,但這2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和研發投入的增速,都遠高于科創板平均水平。
聯儲證券首席投資顧問鄭虹則表示,從半年報來看,科創板上市公司業績表現良好,與高投入的研發費用支持是分不開的??萍佳邪l促進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業績增長反過來更會促進上市公司加大研發投入,使企業運行發展處于良性循環中。
來自上交所的數據顯示,28家科創公司研發費用占收入比平均為13%,遠高于傳統行業上市公司,顯示出鮮明的“科創底色”。5家公司研發費用占比超過20%,研發費用占收入比例最高的3家公司,分別達到34%、32%、27%。
在董登新看來,科創板個股上市以來整體受到資金追捧,體現了投資者對于科創企業的較高期待,科創板的業績也在一定程度上回應了投資者的期待。但必須看到,目前科創板股票只有28只,供求關系明顯失衡,估值普遍偏高,需要進一步加快擴容,同時也要加快制度改革,助推中國資本市場的整體改革。
近日,中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會議。會議提出,要以科創板改革為突破口,加強資本市場頂層設計。
事實上,科創板的各項改革一直在有序推進。8月底,為落實科創板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注冊制試點改革要求,建立高效的并購重組制度,中國證監會發布了《科創板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特別規定》。
對此,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執行院長錢軍表示,科創板并不僅僅是一個增量板塊,它在注冊制改革、交易規則與監管創新等方面的探索給資本市場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梢灶A見,以此為起點的各項改革舉措將進一步加快落地,創業板、新三板等改革舉措正在路上,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將愈加完善。(完)(記者 陳康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