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度監管,保障網售藥品安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美團、京東、小紅書、拼多多被“點名”,國家藥監局網站4月11日發布藥品網絡銷售典型案例,直指多家平臺商城網店無證銷售藥品、銷售醫療機構制劑等違法違規問題。
網購藥品既讓公眾節約看病取藥的時間成本、交通成本,也相對減輕了醫療醫藥機構的負擔。尤其在疫情期間,公眾第一時間會到美團、京東、小紅書、拼多多等平臺下單買藥,“一鍵搞定”讓大家充分體驗到了網購藥品的便利性。
但問題是,“互聯網+藥品”雖然帶來了便捷,也帶來用藥安全的新風險。用藥是人命關天的大事,盡管網上藥店也有網絡問診、留身份證、手機號等用藥監管程序,但往往也有一部分流于形式,并未起到監管功能。隨著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進一步深入,也因為一些網絡售藥監管公益訴訟案的勝訴,網絡購藥失序失管的情況有所好轉。但網上藥店無證銷售部分藥品的情況,仍不斷被曝出。這次被曝光的美團外賣平臺網店“京東便利店(中潭路精品店)”、京東商城網店“莞都旗艦店”、小紅書平臺網店“收拾收拾的店”“小紅薯62C0BC03的店”、拼多多商城網店“萬相美膚會所”和“優美養生會所”等,都有無證銷售等問題。
必須強化藥品安全重點領域監管,筑牢民生底線。事實上,《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已于2022年9月發布,自2022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但一個季度過去了,看來藥品網絡銷售企業并未按照法規要求,加強內部管理。此番國家藥監局通過網站發布相關消息,無異于對四個大平臺“耳提面命”,希望其嚴格規范經營。如果藥品網絡銷售第三方平臺企業不能嚴格落實審核管理責任,那就是在重點領域和民生“作對”;平臺企業理應配合相關部門,對平臺內經營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及時采取措施,將風險消除在未發生狀態。
雖然商業平臺有責任配合監管、加強監管,切切實實地擔起監管責任,但藥品監管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又涉及到生產、運送、儲存、銷售等環節,因此不同條線相關執法部門的監管,都十分必要、且十分重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購藥安全,營造合規有序的網售環境,還需要從多維度進行監管,從而讓消費者網絡購藥真正變得便捷、安全。
(趙紅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