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行業試吃“螃蟹”數字人激發行業巨大活力
數字人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創建的虛擬人物,具有自主思考、情感表達和行為反應等人類特征。數字人應用前景廣闊,雖然在國內出現較晚,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在教育、醫療、商業、社交等諸多領域已有落地應用,技術和應用正在逐漸走向成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在2023青島影視周期間,影視周數字人推薦官“拾憶”正式發布,這是數字人技術在影視行業的新應用。
在影視行業,數字人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新變量,用戶從陌生到接納及至追捧,背后正是數字人技術日臻成熟的寫照。數字人能成為影視行業新的增長點嗎?影視行業布局數字人又將面臨哪些挑戰?
作為青島影視周數字人推薦官,“拾憶”將以傳播青島影視周、推介青島影視基地為使命,通過自身IP的打造,以內容+科技+賦能,塑造提升青島影視基地的品牌影響力。
“跨內容世界、跨時空次元超能力,可幻化為多形態形象,可通過穿越能力探索多元內容世界,情緒認同及共情能力極強……”在一條時長兩分半鐘的宣傳短片中,“拾憶”的個人簡歷上如此描述,在電影、劇集、綜藝、宣發、代言等方面,“拾憶”都可以一顯身手。
“拾憶”由青島海發文化集團開發打造,據海發文化相關負責人介紹,取名“拾憶”,一方面源于他的背景設定來自于“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數字串流,與數字11同音,有虛擬代碼之意。另一方面,作為青島影視周數字人推薦官,“拾憶”有帶領大家從東方影都拾起青島百年電影史回憶之意。
影視行業具備豐富的優質內容IP,搶占數字人賽道,不僅可以賦能影視行業內容創作,也有利于加大影視行業與產業的融合,更有利于拓寬影視行業的收入增長點,數字人正賦能文娛行業內容創作,激發行業巨大的活力。
目前,數字人在文化、金融、政務等眾多領域均有落地應用,尤其是在影視行業,數字人廣受歡迎,落地的數字人也越來越多。為何數字人在影視行業受到追捧?
首先,數字人可以提高電影、動畫等影視作品的制作水平。隨著數字人技術的不斷發展,制作公司可以更加精細地制作出逼真的虛擬人物。其次,隨著技術的日益完善以及用戶市場的下沉,數字人的制作成本不斷降低,并且可以修改,這使得制作公司可以更加靈活地控制項目成本。此外,數字人可以表現出如變形、飛行等特效,可以說,數字人的出現大大拓寬了影視作品的表現方式。
最為關鍵的是,在數字品牌時代,數字化賦予了品牌建設全新的定義,新開發的數字人一旦產生IP價值,可圍繞IP拓展與電影、劇集、綜藝、藝人的聯動,創造延伸產業價值,這對不少企業來說不失為一條轉型之路。以“拾憶”為例,在青島影視周上以數字人推薦官身份正式亮相后,他后續還會參與到各類影視作品的創作中。
業內人士表示,數字人行業目前仍是一片藍海,市場空間潛力巨大,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中國AI數字人市場現狀與機會分析,2022》報告顯示,中國虛擬數字人市場規模呈現高速增長態勢,預計到2026年將達102.4億元。
有專家表示,數字人與元宇宙、AI技術的結合應用點很廣泛,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潛力十分巨大,當其更深入地融入傳統實體行業時,能帶動更大的經濟效益。
正是看到影視行業發展潮流和企業未來發展需要,研發數字人成為海發文化及東方影都強強聯手,布局內容賽道的關鍵一招。“拾憶”正式發布后,圍繞鏈接世界所肩負的使命與在現實世界成為實力派演員的夢想,將通過與電影IP內外聯動、衍生故事開發、參與影劇綜項目、多領域IP跨界聯動等多種形式,將“拾憶”的世界觀及人物設定逐步展開,通過真實、可視的故事和完整的內容運營,聯動打造豐富的超級內容IP。
影視行業與各行各業的耦合度相對較高,以IP內容為驅動力,影視行業理應以跨界思維為內核,加速與新技術、新產業融合嫁接,培養更多的商業模式。目前來看,雖然數字人在影視制作上的應用并不少見,但數字人在影視領域的應用場景較少,仍停留在初步的框架和雛形階段。從實驗探索到實質應用階段,數字人其具體使用效果、應用場景與盈利模式仍需探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