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稈成為賺錢“香餑餑”農民再添增收新途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央視網消息:眼下,在吉林省一些地區,農戶們正將去年的水稻秸稈打包離田賣給收購企業。不同以往的是,這些水稻秸稈有相當一部分是直接出口供應海外市場。過去在農戶眼里水稻秸稈是麻煩事,而今天卻成了出口賺錢的“香餑餑”。
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吉林省榆樹市的水稻秸稈資源十分豐富。在當地一家收購企業,記者看到,農戶正在將一車車的水稻秸稈運到這里。
吉林省榆樹市農戶:我今天送稻草30多噸,一噸(賣)320元,現在一共賣了一萬多(元),以前稻草沒人要。
在加工車間,一捆捆水稻秸稈經過切割、除雜、去塵等工序后,被制作成草繩、草簾、肉牛飼草等產品。
吉林省榆樹市某秸稈收購企業經理 范洪濤:我們廠目前收購稻草7000多噸,一年收購12000多噸。
加工后的成品裝車后,陸續運到了長春市的一家出口加工企業。在這里,堆放著從吉林各地水稻產區運來的秸稈包,這些秸稈包被裝入密封罐中進行高溫滅菌處理。隨后,在海關人員的監督下,檢疫合格的秸稈包直接裝入密封的集裝箱。企業負責人介紹,這些水稻秸稈品質相對較高,近年來受到日本市場的歡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