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由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中國貿促會農業行業分會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國際食品及配料博覽會和首屆中國國際預制菜產業博覽會(以下
【資料圖】
3月24日,由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中國貿促會農業行業分會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國際食品及配料博覽會和首屆中國國際預制菜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博覽會),在廣東東莞開幕。來自國內外的食品企業和買家云集展館,展示了各自的最新產品和技術。
在開幕式上農業農村部國家首席獸醫師(官)李金祥在致辭中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點在于推動產業振興讓農民富起來。近年來,中國政府大力扶持鄉村特色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對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具體部署,首次提出“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預制菜產業連接生產和消費、產地和市場、產業振興和農民增收,2022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元,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將在推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向中高端邁進、培育農業國際競爭新優勢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少剛在致辭中表示:“中國貿促會農業行業分會作為農業貿促國家隊,已連續舉辦七屆食博會,持續打造全球農食產品營銷、促銷,農食企業共商共贏的專業平臺。今年首次舉辦預博會,是農業行業分會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服務新發展格局的具體實踐,也是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本屆博覽會國際性強,產業前瞻性高,參展企業數量多,配套活動豐富,希望與會代表充分利用這次機會,積極溝通交流,洽談商務合作,取得更多務實成果?!?/p>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駐華副代表張忠軍致辭中表示:“希望本次博覽會能夠為廣大農業生產者、加工者、運輸者和消費者帶來累累的碩果;能夠為“大食物觀”下,實現國家層面糧食安全戰略注入一股強勁動力;能夠為促進全球范圍內實現2030 年“零饑餓”可持續發展目標, 提供一個可借鑒的良好發展范式?!?/p>
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屈四喜在致辭中表示:“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如今中國實現了“從吃不飽”到“吃得飽”,進而再到“吃得好”的飛躍。博覽會的召開對供給側改革創新,助力產業融合,促進農業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擴大國際交流與貿易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p>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單楊表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懶人經濟、宅生活模式等現象的出現,消費者的飲食模式出現巨大改變,據統計2022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到4162億元,預計3-5年內形成超萬億的產業規模。預制菜將成為我國食品、農產品生產加工,餐飲企業新產品研制與食品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要方向。”
原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表示:“近年來,隨著我國消費提質升級速度加快,以預制菜為代表的農食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預制菜一頭連接田間地頭,一頭連接餐飲消費,是典型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產業。得益于中央和地方政策大力推動、各類企業和資本積極參與、冷鏈和速凍鎖鮮技術日漸成熟,預制菜產業進入加速發展的快車道?!?/p>
廣東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省鄉村振興局局長劉棕會,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呂成蹊,廣東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陳良賢和香港聯泰集團行政總裁陳亨利就本次博覽會分別致辭。
據悉,本屆博覽會將持續三天,期間還有一系列論壇活動,包括中國國際預制菜高峰論壇、預制菜廳局長和縣市長論壇、中國預制菜產業投資貿易洽談會、預制菜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培訓班,中國團餐大會等。同時還將舉辦一系列交流推介活動包括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企業推介會、中東歐國家農食產品推介會、地方預制菜推介會、全國預制菜擂臺賽,展會爆款產品發布等。這些專場采購對接活動,將邀約大型采購團體、商超、餐飲企業等重點采購商到會參觀洽談,促成務實合作。主辦方希望通過本次食博會·預博會,加強國內外食品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中國預制菜產業的健康發展。本屆展覽會有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國內31個省(區、市)的近千家企業參展,600多家專業采購商現場對接。
記者從同期舉辦的中國國際預制菜發展論壇上了解到,近十年來我國累計建成15.6萬座初加工設施、5萬多個產地冷藏保鮮設施,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70.6%,農產品加工企業營業收入近25萬億元。預制菜產業聯結生產和消費、產地和市場、農民增收和產業振興,未來將推動我國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向中高端邁進,并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和培育農業國際競爭新優勢提供新動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