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行業 >

        中藥材“漲”聲不斷 破解供給難題需多方合力

        2023-03-17 07:30:50 來源: 上海證券報

        中藥材“漲”聲不斷破解供給難題需多方合力

        記者 張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期部分藥材價格漲幅明顯。其中,安宮牛黃丸及片仔癀的主要成分——天然牛黃價格已漲超90萬元/公斤,沙苑子、鴉膽子、牡丹皮、紫菀等藥材漲幅也近乎翻倍。

        在業內人士看來,由于供給端仍存在規模化不足、野生資源枯竭、質量控制缺乏等問題,部分中藥材價格仍處在上漲通道中,而一旦市場對此形成一致預期,導致囤積居奇、炒作盛行,又會進一步放大價格波動。因此,解決這一問題需匯聚多方合力,方能有效解決。

        價格波動整體趨緩

        中藥材天地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2月,中藥材綜合200指數站穩3000點,與2022年12月底相比,漲幅近5%。從過去的一周(3月5日至3月11日)來看,天地云圖中藥產業大數據中心監控的2650個品種(包括相同品種不同品規不同產地,下同)中,上漲品種數90個,下跌品種數54個,其余品種價格走平。

        藥材價格大漲受多重因素的影響,包括天氣災害、市場需求量增加等。2022年底,中藥材價格就有過一輪明顯的上漲,緩解感冒癥狀類藥材供不應求,導致價格攀升。近期漲價的品類中,根莖類、果實籽仁類的中藥材占比較多,占比分別為52%和31%。

        記者采訪了解到,整體而言,2023年中藥材原料價格異動情況相比2022年已有明顯減少,一方面由于此前中藥材原料價格波動明顯,采購商家持謹慎態度,拿貨更看重實際消化能力,市場心態開始趨向理性。

        “之前防疫類原料產能大增,商家以及生產企業普遍認為其風險系數偏高,對原料的需求多以實際性需求為主,盲目囤積現象已經相對減少了。”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另一方面,部分中藥材原料產能過剩情況正在顯現。某從業多年的藥材經銷商向記者透露,盡管近年來一些有實力的中藥生產企業開始通過自行種植或同當地農戶合作種植的方式,來獲得上游主要的中藥材資源,但其占市場整體的比例依然偏低,“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的情況依然屢屢發生。

        當市場上某種中藥材價格比較高時,一些藥材種植戶選擇種植該類中藥材,可中藥材成熟往往需一段時間,若供應量突然增加,需求量卻變化不大,“藥賤傷農”的局面便不可避免。

        藥用動物資源供給不足

        各類中藥材中,植物類中藥材價格波動較大,而動物類中藥材價格卻有不少持續上漲。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的中藥資源達12萬余種,其中藥用動物近2215種,約占全部中藥資源的18%。動物藥在我國的應用歷史悠久,有資源廣、活性強、療效好、效益大的特點,在中藥材原料消費市場有著巨大潛力和重要地位,在臨床上的作用和功效也無法替代。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野生藥用動物資源加速枯竭。從2000年至2020版《中國藥典》,動物類中藥材收載比重已由原來的9.47%下降到5.43%。然而,2020版《中國藥典》收載的中成藥制劑共計1491種,依然包含了動物類原料制劑共有342種,占比達22.94%。

        在天地云圖中藥產業大數據中心監控的2650個品種(包括相同品種不同品規不同產地)中,動物類中藥材有105種。其中,原料主要來源于野生資源的有蛤蚧、海螵蛸、石決明、蜈蚣、桑螵蛸等71種,占比67.62%;主要來源于家養資源的有僵蠶、蠶繭、阿膠、五谷蟲等25種,占比23.81%;野生資源和家養資源均有供應的有魚鰾、珍珠、麝香、牛黃、龜甲等9種,占比8.57%。

        此前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在“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一節中,出現了“嚴厲打擊盜挖黑土、電捕蚯蚓等破壞土壤行為”的表述,引發各方對蚯蚓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蚯蚓又名“地龍”,是一種傳統中藥材。根據《中國藥典》記錄,有“清熱定驚,通絡,平喘,利尿”的功用。現代研究也表明,蚯蚓對緩解抽搐、高血壓等癥狀也有很大幫助,而且是生產心腦血管疾病用藥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在流向上,蚯蚓大多進入制藥企業。

        隨著國家對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強和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動物類藥材的野生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也成為業內日益重視并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破局仍需多管齊下

        “純天然的原料供給不足,當然會導致市場需求極為稀缺。”某上市中藥企業市場部負責人對記者介紹,例如,作為安宮牛黃類產品的核心原料,天然牛黃和天然麝香每年的市場供應量僅能滿足市場10%至15%的需求。

        植物類中藥材亦然。“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不同產地的中藥材決定了其藥性的情況。目前,中藥材原料種植主雖也有規模化種植,但整體上仍是小農經濟模式,存在道地藥材不同產地混種的情況。此外,部分中藥材仍需野生采摘,中藥材的質控與溯源仍是長路漫漫。

        “家養技術發展仍有瓶頸,導致大部分品種仍需要由野生資源供應,無形中加快了野生資源的枯竭速度。即便突破技術瓶頸,不少品種家養成本仍居高不下,家養規模仍處于小范圍試點階段,無法規模化養殖。不論動物類藥材還是植物類藥材,都是這個道理。”上述受訪藥材經銷商向記者透露。

        “龍頭企業堅持使用天然原料,無疑會受到原料成本大幅增加的壓力。從另一角度來看,人工牛黃和人工麝香的科研和開發已開展了幾十年時間,技術日益成熟。”上述受訪人士認為,在天然來源無法保障的情況下,生產企業理應未雨綢繆,開展天然來源的人工替代工作,適應日益擴大的市場需求。例如人工牛黃、人工麝香等人工培育品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天然原料供應不足造成的市場空白,目前該人工培育品的市場占有率接近90%。

        關鍵詞: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

        熱門TAG

        more
        重磅突發!王思聰在上海打人?警方剛剛通報 女子隨手捐10元4個月后收到還款道謝 看到回復破防 國內豬肉價格開啟新一輪周期?專家:國家調控政策正在起作用 彩電市場價格持續走低:50英寸千元輕松購還會降價嗎? 鶴崗中介談1.5萬全款買房:別沖動 詳情曝光系40年房齡的老房子價格自然便 穩外貿 福建拓“新”途 福建也積極開辟國際物流新通道 這條名為BarMar的能源運輸路線以幫助緩解歐洲所面臨的能源危機 寧波銀行:聚焦主責主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重磅利好!涉房企業A股融資審核放寬,“白名單”浮出水面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 美國經濟蕭條對汽車和電力市場的沖擊力有多 多頭醞釀更大爆發!美元有望再大漲近百點 廣西北部灣畔崛起國際大港 商企耕耘十年等來春暖花開時 中國A股半導體板塊周四大漲 十年時間增長超1200億元 2021年創造天津市進出口歷史最高紀錄 天津口岸完成進出口貿易值2381億美元 較2012年增長16.6% 深圳機場口岸通過發揮東南亞航線優勢 不斷豐富進口水果品類 國際航線(含港澳臺)日均執行客運航班量達143班次 創今年新高 待中吉烏鐵路建成后 將高效聯通中歐班列的中通道與南通道線路 中國與RCEP成員國經過陸海新通道進出口總量52068標箱 國航已率先在空客、波音機型上開展可持續航空燃料應用 中國制造業屢創奇跡 牢牢站穩世界“C位” 今年新疆不斷加大能源增產增供力度 新疆煤炭產量增長31.1%、排全國第2位 陶悅群計劃圍繞大健康等產業進行增資擴產 光伏電站位于Kharsaa地區 是卡塔爾首個太陽能發電廠 過去十年,重慶工業增加值總額由2012年的4291.4億元提高至2021年的7888.7億元 2021年鹽湖化工產業實現產值331.8億元 增長46.2% 切入儲能賽道的消費電池頭部玩家德賽電池近兩日連續打板漲停 6個二線城市首套房貸款利率跌破4% 低至3.8% 倡議項目將由德國聯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的能源研究預算提供資金 2022年東亞峰會新能源論壇20日在昆明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