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學院 >

        印度禁止下載TikTok 已從Google Paly和App Store下架

        2019-04-22 11:48:44 來源: 鈦媒體APP

        在孟加拉國被禁、美國重罰后,TikTok(抖音國際版)在印度也遭了殃。4月初的時候,印度泰米爾納德邦高等法院發布臨時命令,提出要禁止下載Tik

        在孟加拉國被禁、美國重罰后,TikTok(抖音國際版)在印度也遭了殃。

        4月初的時候,印度泰米爾納德邦高等法院發布臨時命令,提出要禁止下載TikTok 、禁止TikTok 視頻在電視播出。

        求生欲很強的TikTok隨后在印度媒體上宣布:自2018 年7 月以來,TikTok 已在平臺上刪除了超過600 萬條觸犯社區守則的視頻,同時TikTok 也為新用戶注冊設置了年齡門檻,只允許13 歲以上的人士注冊賬號、發布內容。

        不那么樂觀的是,泰米爾納德邦最終還是拒絕了字節跳動暫停TikTok禁令的請求,Google Paly和App Store相繼將TikTok在印度市場下架。字節跳動在海外最大市場的擴張,被迫停止了前進的步伐。

        01 一件“小事”

        TikTok在印度市場的遭遇并非沒有前兆。

        2018年10月,一名24歲的印度男子臥軌自殺,原因在于遭受了太多的網絡暴力。事情的導火索正是TikTok,這名男子上傳了一段身著女性服裝的視頻,然后被許多圍觀者辱罵,甚至不少人稱他為“太監”。

        《新印度快報》也曾在2018年底的一篇報道中指出:“一名求助熱線的工作人員,在2018年12月接到了來自泰米爾納德邦的36 個求助電話,均涉及與TikTok 有關的欺凌、騷擾和成癮的癥狀。”

        種種案例引起了泰米爾納德邦立法者的注意,一場網絡霸凌事件,最終醞釀了TikTok在印度市場被封禁的風波。

        類似的事件在中國市場卻可能是另一幅景象,比如在抖音上一夜爆紅的溫婉,憑借一段地下車庫尬舞的小視頻,迅速在抖音上收獲了1200多萬粉絲,之后又迅速被扒出整容、墮胎、酒吧蹦迪等一系列黑料,不乏謾罵者和詆毀的聲音。

        幸運的是,“溫婉事件”沒有繼續惡化,在被抖音封號之后逐漸被人們遺忘。

        同類事件的兩種結果,無疑暴露了印度和中國不同的視角。

        TikTok在印度被封殺的根源在于,上面一些和色情相關的內容可能會教壞孩子們。如同印度經濟游說團體Swadeshi Jagran Manch所呼吁的:“這些應用以分享兒童資料、并且是兒童色情內容和潛在的反民族活動的開放場所而聞名”。

        國內則是另一種態度,家長們可能為孩子沉迷抖音擔憂,卻沒人計較17歲的女生為何不去好好讀書,而是憑一段搖頭晃腦的視頻爆紅;沒人反思青春年華的00后,為何要直播曬肚子、曬孩子;也沒人思考佳妮吃糖還沒吃完,怎么又風靡起了炫富摔……如同《西游記》里的魑魅魍魎,湊成了一幅光怪陸離的景象。

        02 一個警示

        不管是印度、印尼還是孟加拉國,對TikTok的指控往往是“糟蹋文化,鼓勵色情內容”。

        或許可以理解為文化差異,抑或是當地社會的保守,可頻頻被戴上“文化墮落”的高帽子,卻是一個值得反思的警示。

        畢竟中國網民在面對同樣的情形時,思考出的答案是抖音的發達三部曲:夠奇葩—走紅—賺錢。在這樣功利性的激勵下,拼死也要拍出吸引眼球的視頻,這樣的情緒和發財夢在社會中迅速傳播。

        一群穿著時尚年輕人在貴陽把車擋在了馬路中間,只為了拍出一段好玩的視頻,導致交通被嚴重阻礙;

        廣州的一名男子和朋友在火鍋店吃宵夜,一時興起想拍短視頻,直接把火鍋熱湯往隔壁桌的人潑過去,導致別人二度燙傷;

        重慶成渝鐵路大渡口區段,一個小伙子爬上火車頂拍視頻,在拍第二段的時候觸碰高壓線被重度燒傷,幾乎喪命……

        不少人可能聽說過布熱斯基的“奶頭樂”理論。

        由于生產力的不斷上升,世界上的一大部分人口將不用也無法積極參與產品和服務的生產。為了安慰這些“被遺棄”的人,他們的生活應該被大量的娛樂活動填滿,轉移其注意力和不滿情緒,避免少數既得利益者和大多數底層人士的沖突。

        “奶頭樂”看似十分陰謀論,好像沒什么根據,又確實是存在于生活當中。只要你打開抖音,無需選擇和搜尋,一個個活色生香、動感搖曳、搞笑逗趣的視頻就被推到了用戶眼前,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獲得愉悅感。

        如此反復人們就會把這些狂歡、低俗的景觀當成理所應當的東西,完全不會深究“為什么”。長此以往,這類媒介就在動感的音樂里,毀掉了人們深度思考的能力和認知能力,不知不覺就變得只會喊“666”……

        印度政府尚有“救救孩子”的憂患意識,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有一些理性思考呢。

        03 一聲嘆息

        傳播學中有個概念叫“擬態世界”,即人們所認識的世界是由媒體所傳達的信息構成的。

        在算法推薦的世界里,我們的需求被精準的滿足,然后視野和思維逐漸被局限,就像蠶繭里的蠶蛹,最后都活在自己給自己編織的“信息殼”里,根本看不見外面的世界。

        TikTok在印度的境地,以及國內大眾的不理解,恰恰驗證了這種“擬態世界”。至少印度封殺TikTok的消息傳出國內后,業已出現了兩種不理性的聲音。

        一類是陰謀論的說法。印度封殺TikTok在一定程度上被引導為大國之間的政治博弈,尤其是諸多事件的一一關聯。

        比如美國監管機構出于國家安全考慮,阻止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后,許多印度人質疑為什么螞蟻金服可以獲準持有印度數字支付集團Paytm 40%的股份。

        再比如印度最大新聞應用Dailyhunt,因為被字節跳動持有一定股權,引發了印度人民對假新聞可能被植入的擔憂。

        TikTok可以說是中國互聯網公司最成功的國際化產品,在iOS 和Android 的下載量已經突破10億,其中在2018年就有6.63 億,遠超Instagram的4.44 億。而印度市場又是TikTok最大的海外市場,貢獻了25%的下載量。在這樣龐大體量的市場猛然被封殺,大有“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既視感。

        一類是公關式的解釋。抖音在國內的高歌猛進也曾遭受質疑,早孕網紅事件、侮辱先烈的廣告等等,均被一一化解。

        TikTok在印度的困境,也出現了對中國互聯網企業缺少海外救火能力的質疑?;蛟S并不應該低估字節跳動的公關技巧,TikTok在印尼因為“墳頭蹦迪”事件被封殺后,不久后即重新恢復了服務;被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質疑違反美國兒童網絡隱私保護政策后,也只是對Tiktok重罰了570萬美元。

        即便是在印度,字節跳動在TikTok被禁后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對印度的司法系統有信心,我們對最終結果持樂觀態度,該結果將受到印度逾1.2億月活躍用戶的好評。”同時一名熟悉此案的律師表示,字節跳動將于下周在最高法院繼續反對這一禁令。

        令人嘆息的是,國內已經習慣于忽略事件的本質,顧左右而言他。

        04 一場游戲

        不管輿論如何解釋,TikTok在印度被封殺,終究不是一個好消息,更壞的地方可能是字節跳動的商業化。

        2018年初,張一鳴給抖音定了一個小目標:要有一半的用戶來自海外。

        短短七個月之后,TikTok就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海外用戶月活超過5億,陡然超越抖音在國內3億的月活。

        而在印度下達“封殺令”之前,TikTok這臺吸粉神器在海外市場風頭正勁,2019年第一季度在印度約有8860萬新增用戶,抖音和TikTok聯合新增用戶量高達1.88億,相較于2018年增長了70%。

        只是TikTok成了吸粉神器,卻沒能成為吸金利器。

        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2018年字節跳動為TikTok的海外擴張投入重金,也因此虧損12億美元。TikTok走向海外的路,也是一條往海里撒鈔票的路。

        即便在TikTok勢頭最強勁的印度市場,字節跳動在印度電視和網絡廣告上投入了上千萬美元,盡管TikTok在印度市場表現不錯,卻并未通過廣告盈利,主要營收在于應用內購,即用戶可以購買Emoji表情和虛擬禮物。

        而在Snapchat、Twitter、Instagram等強敵環伺的美國市場,沒有母公司字節跳動在流量上的庇蔭,TikTok的獲客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僅2018年就為Google支付了多達3億美元的廣告費用,30天用戶的留存率只有10%。

        TikTok在印度市場被禁,無異于投向字節跳動商業化的一枚核彈,可能會就此失去印度這個“淘金地”,也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在全球范圍內掀起對字節跳動的“討伐”,要知道印度、孟加拉國等已經舉起了“文化墮落”的大棒。

        究其根本,字節跳動還需要從其商業模式上找原因,以占領用戶時間為盈利方式的游戲,可能已經無法繼續。抖音在國內的使用時長增長率斷崖式下滑后,張一鳴不得不表現出進軍海外市場的野心,然而并未汲取在國內市場的教訓,忽視道德和法律的“唯流量論”,正在海外制造更為嚴重的輿論漩渦。

        建立在流沙上的大廈,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動其根基。TikTok在印度被封禁還不是最壞的結果,字節跳動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扭轉自身的價值觀和底線思維,以免繼續犯錯,失去“游戲資格”。

        關鍵詞: 印度 TikTok Google Paly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