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分期市場的高利潤引起各方覬覦。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中騰信金融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騰信)通過線上及線下渠道進入
現金分期市場的高利潤引起各方覬覦。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中騰信金融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騰信”)通過線上及線下渠道進入現金分期市場,截至目前中騰信線上分期業務的占比已經超過線下。
中騰信方面對記者直言:“線下團隊收縮是大趨勢,線下的獲客成本要高于線上。”
公開信息顯示,中騰信由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產業基金”)等主體共同投資成立,線上業務通過中騰信持股的小花錢包APP開展業務。該APP上線于2015年,在互聯網上曾經被投資者指出,借款額度與實際到賬額度不符,催收方式粗暴等問題。
2017年底,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明令禁止網貸平臺及“現金貸”收取“砍頭息”,業內稱為141號文。
中騰信方面表示,在141號文之后,公司改變了服務費的收取方式,一些借款產品已經改為期繳,在借款人還款的第三期開始繳納服務費;部分仍為躉繳收取服務費的借款,也采用了資金發放到借款人卡上后,由借款人授權后再扣除服務費的方式。
服務費收取方式引爭議
公開信息顯示,小花錢包是小花(廈門)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花金服”)推出的核心APP產品,母公司為中騰信。小花金服成立以來發展迅速,已成為中騰信的重要支柱。
根據此前的報道顯示,截至2016年底,小花錢包促成貸款超10億元。雖然小花錢包方面未公開披露小花錢包目前的貸款規模,但根據行業內現金分期平臺的發展速度推算,目前小花錢包促成的貸款規模或已超百億元。
根據中騰信方面的表述,小花錢包和中騰信線下門店的客群不同。
中騰信方面表示:“線上定位的目標用戶是年輕工薪階層,特點是年輕,剛入職場不久,借款額度不大,主要用于日常消費。線下借款用戶的年齡要比線上大,借款額度也較大,主要用于教育、婚嫁、裝修等。”
有借款人展示的借據內容顯示,在小花錢包上借款10478元,銀行卡到賬金額為8000元。對于出現這種資金差的原因,中騰信方面表示:“在141號文出臺之前,監管層對于現金分期類產品的服務費的收取是沒有政策要求的。在141號文出臺后,我們修改了一部分借款人服務費收取方式,部分改為期交,服務費會分三期或更多期收取。”
同時對方表示:“目前小花錢包的逾期服務費和罰息加在一起不超過36%。”
現金分期市場準入門檻低,現金貸從業者通過系統商購買APP系統,上線導流獲客后,即可進行放款,放款同時扣掉服務費后,剩余的資金打入借款人賬戶,且后續利息仍按照扣除服務費用之前的借款金額計收,其危害是變相提高借款人的實際年化利率,業內稱為“砍頭息”。
在141號文之后,現金貸平臺對收取砍頭息的方式進行了變種,如平臺對到賬后的資金設置提現障礙;到賬資金在一小段時間后劃扣用于支付搭售的商品貨款等方式。
但北京金誠同達(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彭凱在此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常我們看躉交,關注的是實際到賬資金是否與通過審批的金額一致。”
對于小花錢包的獲客渠道,中騰信方面表示,主要通過線上貸款導航,如51信用卡等,以及一些衣食住行等生活場景類APP獲客。
據公開信息顯示,小花金服作為線上消費金融領域科技服務的主體,為金融機構提供市場獲客及智能風控技術輔助服務,業務涵蓋線上商城分期、信用借款輔助服務等。
收縮線下因成本過高
公開信息顯示,中騰信注冊資本為1.83億元人民幣,于2014年成立,是專注于消費信貸服務的創新型、專業化、互聯網化金融信息服務平臺。
中騰信官網顯示,目前列有107家門店的信息,但根據中騰信方面的信息顯示,在高峰期線下有接近150家門店。
中騰信方面表示:“目前中騰信線下團隊有一兩千人。”據記者了解,至2019年底,中騰信的線下門店數量還會在目前的基礎上減少。對于減少線下門店數量的原因,中騰信方面表示,“一方面線下的獲客成本高,另一方面電子化錄入也是未來趨勢。”對方表示,目前線下門店也在進行轉型,更類似于代理銷售一些金融產品的渠道。
在獲客方式上,中騰信線下獲客依靠營業部門店的工作人員地推和電話營銷。雖然中騰信方面沒有公布線下門店的獲客成本,但是對比同類企業的平均幾千元的獲客成本,也可估算出中騰信的獲客成本。
而線上平臺的獲客成本則遠遠低于線下門店的獲客成本,同類現金貸平臺的線上獲客成本普遍在千元之內。
根據此前的公開報道顯示,截至2016年11月21日,中騰信宣布累計放款額達到100億元。
在2016年底,業內多家企業的線下門店收縮,理財端和借款端都在向線上轉移。
此外,對于資金成本問題,據記者了解,目前中騰信放貸資金主要來自機構資金和網貸資金,其中機構資金來自于城商行股份行、信托公司以及ABS渠道;網貸資金部分來自于麻袋理財等P2P平臺。
中騰信方面表示:“目前網貸資金的成本是下降的,整體低于9%,機構資金成本有上漲的趨勢。”
事實上,在2017年141號文出臺后,政策層面對金融科技的限制較多,沒有消費場景的現金分期想要獲得機構資金是比較困難的。
此外,中騰信曾經通過發行ABS獲得低成本資金。2016年下半年,中騰信在深交所發行了ABS,募資2.9億元,優先A級收益5.4%。同年12月又發行了5.9億元ABS,利率5.5%~5.8%。
在2017年,141號文之后,現金分期平臺的ABS發行收緊。多位從業者都表示,未來是否會發行ABS,要看政策走向,只有在政策放寬的情況下才能考慮爭取ABS渠道的資金。(郭建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