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騰訊上線乘車卡小程序,首批內測支持NFC安卓手機,開卡后相當于一張百城互聯的交通聯合卡,十分方便。不過,隨后出現了一批自媒體炒作
日前騰訊上線乘車卡小程序,首批內測支持NFC安卓手機,開卡后相當于一張百城互聯的交通聯合卡,十分方便。
不過,隨后出現了一批自媒體炒作文章,夸大其詞地將乘車卡描述為“全國交通體系巨變、從此不再要買公交卡”等。對此,騰訊3月4日萬發布辟謠說明,指出近期一批自媒體關于乘車卡的批量發文存在嚴重誤讀和誤導,并作出澄清。
騰訊方面強調,乘車卡嘗試為用戶提供科技手段,乘車卡和公交卡不是替換的關系,而是并存的關系;輔助支持互聯互通;騰訊致力于做公共交通領域的數字化助手,和生態合作伙伴展開合作,共筑智慧交通生態。
以下為騰訊乘車卡辟謠說明全文:
關于騰訊乘車卡的誤讀和說明
近期,正在內測中的一個小產品“乘車卡”受到了外界突如其來的大量關注。其實呢,乘車卡只是我們基于手機NFC功能做的一個小程序,可以用來坐公交車,目前還處于內測階段。
受寵若驚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了其中的一些誤解,在這里和大家作個澄清:
誤解1:“交通部一直要推動的全國交通互聯互通,至今沒有做成,而騰訊卻能在一夜之間在全國200多個城市一統天下”
正解:
這完全是錯誤的理解!乘車卡能為用戶提供全國交通互聯互通的服務,正是因為交通運輸部主導的互聯互通改造。正是基于這一前提和基礎,我們嘗試為用戶提供科技手段,輔助支持互聯互通。
誤解2:“全國交通體系巨變,從此乘公交再不買卡!”
正解:
乘車卡和公交卡不是替換的關系,而是并存的關系。公交卡用實物方式記載著城市記憶和溫情;騰訊與各地一卡通公司合作,希望共同推進交通卡的電子化,助力公共交通向智能化、數字化方向轉變。以長安通乘車卡為例,該虛擬公交卡的開卡工作由通卡公司完成,而騰訊負責小程序的開發。
誤解3:“跟之前的掃碼乘車相比,騰訊不需要與各個城市的公交公司和通卡公司都合作,只要搞定一個城市的公交公司,就能同步在其他城市使用。”
正解:
騰訊致力于做公共交通領域的數字化助手,希望與各地公交公司、通卡公司展開合作,為用戶公共出行提供更便利的體驗和更本地化、個性化的服務,助力低碳和智慧出行,共建智慧交通生態。
誤解4:“全國200多個城市,只要每天有1億人用公交卡乘車,就能每天為騰訊帶來10億的現金流,這些錢原來分配在全國各個城市發行公交卡的公司可以歸攏到騰訊。”
正解:
騰訊的智慧交通業務一直和各大城市及通卡公司開放合作。充值的資金是在用戶在通卡公司的賬戶,不存在歸攏到騰訊進行分配。
從國家互聯網信息辦了解到,國家互聯網信息辦正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部署打擊利用互聯網造謠和故意傳播謠言行為。今年1月以來,國家網信辦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網絡生態專項治理工作,持續解決網絡生態突出問題。(萬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