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曝用爛蘋果生產果汁,讓港股上市公司海升果汁受到大眾關注。它是否真的用爛果生產果汁?海升果汁僅僅解釋了兩個原因:原料蘋果存放期長和
被曝用爛蘋果生產果汁,讓港股上市公司海升果汁受到大眾關注。
它是否真的用爛果生產果汁?海升果汁僅僅解釋了兩個原因:原料蘋果存放期長和高溫所致,而且強調事發的青島工廠只是“調試運行”。另外,公司的果汁品牌“清谷田園”躺槍,已遭盒馬下架。
然而,海升果汁的回應似乎并未解除公眾的疑慮,并迅速傳導至資本市場。10月15日、16日公司股價分別下跌1.82%和3.70%。
作為國內首家蘋果濃縮果汁上市企業,海升果汁2011年以來業績整體持續下行,靠著銀行貸款和補貼苦撐。
融資和補貼成“救命稻草”
海升果汁雖然名氣和規模都不如匯源果汁(01886.HK),但在濃縮蘋果果汁領域它卻是全球老大,年產能40萬噸,每年濃縮蘋果汁出口量占全球貿易量的19%。
公司強大的產能和布局在國內三大蘋果產區的工廠,吸引來天地壹號(832898.OC)斥資億元躋身公司第二大股東,公司順勢成為天地壹號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2011年,海升果汁(00359.HK)營收突破21億元之后一路走低,并在2016年降至11.27億元。
營收規模的下滑,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時,高額的融資成本,也在瘋狂侵蝕公司利潤。
2015年至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公司銀行及其他借款分別為16.10億元、15.15億元、16.69億元和11.56億元。
同期,融資成本分別為1.07億元、0.92億元、1.08億元和0.59億元。
另外,公司開始拓展的水果基地建設以及水果深加工產品項目,也暫時拖累了主業發展。
海升果汁官網顯示,目前公司擁有55個水果種植基地和10個加工廠,這也使得公司在長周期內需要更多成本付出。2017年報披露,公司行政開支增加27.1%至近2億元,主要原因就是水果種植基地的數目增加導致員工成本增加。
大量投入終見水果種植業務慢慢回暖。2017年,公司采收新鮮水果2.17萬噸,銷售獲得收入8963萬元,較2016年增長近一倍。
2017年是2011年以來最好的財年,實現營業收入13.82億元,凈利1.45億元,營收和凈利分別增長22.6%和441.0%。
不過,要不是當年有2.33億元的補貼,財報數據或許不會這么漂亮。
在過往的財年里,海升果汁均能獲得不菲的補貼。
2015年至2017年,公司收到的補貼分別為1.39億元、0.89億元、1.43億元和2.33億元。
公司在年報中承認,“公司持續經營的能力乃依賴銀行信貸的可使用性及國內的持續補貼支持。”
分銷成本激增致由盈轉虧
控制原料成本是果汁加工企業心照不宣的秘密,早在2013年9月,媒體就曾報道安德利(16.990,0.04,0.24%)以及海升果汁收購腐敗水果加工果汁的消息。
而在銷售端,企業的費用支出則不敢怠慢,這是獲得市場份額的關鍵。
拿海升果汁(00359.HK)來說,2017年,其分銷及銷售成本為1.81億元,較上年增加41.1%。
公司解釋,分銷成本支出增加,主要原因是新鮮水果及果汁飲料營銷力度加大,另外,在國內分銷渠道大幅增加也相應增加了費用支出。
事實上,分銷及銷售成本逐年上升已經成為公司的負擔,從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海升果汁分銷成本分別支出1.32億元、1.29億元、1.81億元和1.44億元,占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1.54%、11.45%、13.09%和17.69%。
鑒于分銷成本逐年升高,公司曾多次在年報中強調,會更加情況制定合理的生產計劃,控制原料價格等來降低生產成本。
特別是在2018年上半年,公司分銷成本同比增加111.7%,運費和渠道費用增加導致分銷成本增長,這也同步壓縮了企業利潤。
2018年中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8.14億元,毛利1.4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3.2%和24.51%,凈利潤同比下降177.25%,公司由盈轉虧,錄得虧損2140萬元。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公司最近3年毛利率整體呈上升趨勢,2015年至2017年,分別為17%、21.4%和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