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學院 >

        近期香港樓市出現減價潮 龍頭地產商開始加快推盤

        2018-10-23 10:12:59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

        隨著樓市冷風頻吹,香港龍頭地產商開始加快推盤。長實地產10月22日宣布,旗下位于馬鞍山的星漣海項目加推6個單位,并對指定的四房單位為準

        隨著樓市冷風頻吹,香港龍頭地產商開始加快推盤。

        長實地產10月22日宣布,旗下位于馬鞍山的星漣海項目加推6個單位,并對指定的四房單位為準買家提供先住后付款的優惠計劃。按照該計劃,買家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120天內按期繳付總成交金額的20%后,便可立即率先入住單位,剩余80%的成交金額可在485天內付清。

        “推出這個計劃主要考慮這個項目主要針對換樓客,而在銷售過程中很多買家都遇到資金周轉等問題,因此這個優惠計劃可以幫助他們解決資金及居住安排的難題,方便他們出售現有的物業。”10月22日,長實高級營業經理楊桂玲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她續稱,使用該優惠計劃的客戶在入住新樓期間,每三個月只需繳付相當于總成交金額1%的許可費,已經支付的許可費在指定時間內完成交易后可全數退回。此外,如果買家未能在485天內籌集到足夠的資金,甚至可以申請將成交期再度延長12個月。

        同時,她向本報記者透露,目前該項目已經累計銷售405個單位,套現超過75億港元,此次加推的單位并無加價,“整個項目僅剩余49個單位,大部分為四房單位。我們一直堅持貨如輪轉的銷售策略,剩余的單位也會按照既定的計劃銷售,對于一些最優質的單位,則可能采取招標的形式。”

        “上車盤”跌價逾22%“香港本地龍頭發展商大都財力雄厚,因此他們目前的銷售策略以穩定樓市信心為先,尚未大幅減價。但很明顯開發商對新盤的定價越來越克制,而且新樓與二手樓盤的溢價也在上個季度跌至單位數。因此開發商可能不會在短期內大幅減價乃至引發樓市加速下跌。”某外資投行分析師向本報記者表示。

        事實上,香港金管局近年來不斷收緊按揭貸款,導致二手樓市成交不斷萎縮。同時,本地大型發展商則向買家提供高成數按揭,幫助一些無法從銀行獲得足夠按揭貸款的買家得以成功買樓。目前在香港買樓需要經過一系列嚴格的收入審查和壓力測試,買家通常需支付40%-50%的首付,每月供款占收入的上限不得超過50%,并要通過加息3%的壓力測試。

        在這些措施的影響下,二手住宅成交持續減少。根據中原地產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0月至今共錄得981宗二手住宅成交,涉及金額為155億港元,同比分別下跌14.1%、16.3%,成交宗數及金額均創下2016年3月以來的31個月新低。

        “目前二手市場的觀望氣氛濃厚,樓價下調已成既定事實,這種趨勢在中秋假期后越來越明顯。近期一些新界‘上車盤’已經出現10%左右的減價潮,在下行周期中,通常這類升幅最多的樓盤下跌幅度最大。”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上車盤是指一些總價較低,適合首次置業買家群體的樓盤,大都位于偏遠的地段。

        位于天水圍的嘉湖山莊,往往首先在樓市下行周期中率先減價。據本報記者了解,近期嘉湖山莊有實用面積為442平方英尺的兩房單位以456萬港元成交,相比同類型單位的最高成交價已大幅下挫逾22%。

        一直以來,位于港島的十大藍籌樓盤之一的太古城被認為是香港樓市的風向標。10月至今6宗成交中已有5宗出現5%-6.9%的減價。最近一個實用面積759平方英尺的三房單位以1670萬港元出售,相比之下,匯豐及渣打銀行對該單位的估價高達1883萬港元,相比成交價超出11%。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政府出招平抑樓市自2003年起,香港房價已創下連續15年上漲的“神話”,是香港歷來最長房價上漲周期。香港私人住宅售價指數由61.6點飆升至去年的333.9點,過去14年漲幅超過4.4倍,今年上半年樓價升幅超過10%,成為歷屆政府面對的主要難題之一。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10月中曾坦言:“過去政府引入了一系列需求管理措施,即俗稱的‘辣招’,以懲罰性的印花稅等政策來管理需求。但回頭來看,很難定論這些政策是否有效。我上任后截至今年8月,房價同比上升了16%,但現在并無空間‘減辣’。”

        今年6月底,林鄭月娥宣布了6項新房屋政策,設立置業階梯,包括將政府資助房屋(俗稱“居屋”)定價與市場價格脫鉤,以申請人實際承擔能力定價,變相將居屋定價由評估市值的70%降低至52%,吸引了大批買家爭搶。

        10月初,香港房委會推出三個新居屋項目,包括啟德啟朗苑、南昌凱樂苑及東涌裕泰苑,共有4431個單位,首輪居屋截止申請時,房委會已接獲15.2萬份申請表,而次輪申請的首三日,房委會累計共收到約11.2萬份新申表。總共收到26.1萬份申請,超額申請約58倍。

        “居屋申請如此熱烈證明市場的購買力仍然十分強勁,但一手市場的購買力大都涌向了居屋,市區的居屋價格與新界的私人住宅上車盤相近,因此政府打壓樓市的意圖非常明顯。”黃良升向本報記者坦言。

        然而,他認為,目前香港樓市尚未進入全面劈價(跌價)的階段,“最大的變數在于中美貿易爭端的發展,一旦繼續惡化,可能對樓市帶來更大的壓力。相比之下,香港銀行加息的步伐較為溫和,而且市場早已有心理準備,利率的基數極低,對樓市形成的壓力有限。”

        關鍵詞: 香港 樓市 龍頭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