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滬指盤中創近4年新低,深成指和創業板指也均刷新調整新低,個股跌多漲少。在這種行情下,深圳本地股可謂是為數不多的亮點,而這得益于
周二滬指盤中創近4年新低,深成指和創業板指也均刷新調整新低,個股跌多漲少。在這種行情下,深圳本地股可謂是為數不多的亮點,而這得益于深圳國資馳援本地上市公司的新聞。
“深圳國資的行為本質上為了緩解市場風險和一些公司的股權質押風險,還有從財務角度看,也保證了深圳本地龍頭企業的財務安全,畢竟股票市值直接影響到上市公司的融資能力。”深圳一私募人士表示。
深圳本地股表現搶眼周二滬深兩市表現依舊萎靡,上證指數盤中最低觸2536.44點,創下了近4年新低;深成指和創業板指也均刷新調整新低,最低分別觸及7263.29點、1210.10點。截至收盤,滬指報2546.33點,跌幅0.85% ;創業板指報1216.69點,跌幅2.68%。
在各大指數下挫的行情下,深圳本地股則表現相對不錯。
周二早盤,深圳本地股表現活躍,英飛拓、麥捷科技、杰恩設計、友訊達、赫美集團、同益股份、美芝股份集體漲停。截至收盤,同益股份、杰恩設計、赫美集團、美芝股份、英飛拓依舊漲停,麥捷科技則打開了漲停,下跌 1.18%。
周二漲幅居前的深圳本地股
而在周一,深圳本地股更是掀起一輪漲停潮。截至當天收盤,深圳板塊中包括雷曼股份、全新好 、美芝股份、四方精創、同益股份、赫美集團 、英可瑞、北訊集團等20只個股集體漲停。在周一,滬深兩市漲停股只有42只,漲停的深圳本地股占比接近一半,可見在目前弱勢行情下,深圳本地股的瘋狂程度。
火山君發現,目前深圳本地股中走出了連續兩個漲停的個股達6只。深圳本地股之所以搶眼,與消息面有著直接關系。
在上周末,據上海證券報報道稱,“深圳市政府近日出臺了促進上市公司健康穩定發展的若干措施,已安排數百億的專項資金,從債權和股權兩個方面入手,構建風險共濟機制,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改善上市公司流動性。改善上市公司流動性的“風險共濟”資金目前已經到位,首批逾20家獲“救助”企業也已敲定。”
深圳國資馳援多家民企事實上,7月至今,共有英飛拓、科陸電子、怡亞通、夢網集團、英唐智控等幾家上市公司與深圳市國資委下屬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議。
10月9日,英唐智控披露了非公開發行股票及購買資產的預案,宣告引入了與公司最具有協同性及融合性的賽格集團。 若上述交易順利完成,賽格集團將成為英唐智控的控股股東,深圳市國資委將成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數據顯示,英唐智控的控股股東質押比例達到了驚人的100%。
近日,騰邦國際發布公告,公司與深圳市福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入股意向協議》,福田投控擬通過適當方式持有公司股份,成為其重要戰略股東,并探討成為第一大股東的可能性。
國元證券表示,深圳市政府安排專項資金,從債權和股權兩個方面入手,從債權和股權入手以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由于深市上市公司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對流動性的需求更加迫切,此次深圳市政府安排專項資金有望改善市場流動性,適度緩解企業面臨的爆倉風險。
“深圳國資的做法,本質上為了緩解市場風險和一些個股的股權質押風險。還有,從財務角度看,是為了保證深圳本地龍頭企業的財務安全,畢竟股票市值直接影響 到上市公司的融資能力。”深圳百侖基金投資總監胡超對火山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