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學院 >

        銀行理財業務轉型壓力大 子公司定位困惑 與母行是親近還是疏遠?

        2018-10-16 11:53:32 來源: 新華社

        規模高歌猛進的時代或許難以再現,銀行理財行業正回歸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初心和本源。已經落地的資管新規、資管新規細則、理財新規和正在

        規模高歌猛進的時代或許難以再現,銀行理財行業正回歸“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初心和本源。已經落地的資管新規、資管新規細則、理財新規和正在醞釀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框定了22萬億元銀行理財資金的轉型路徑。

        盡管近期下發的文件相關要求較過去略有寬松,讓銀行資管人士獲得了松口氣的時間,但規模的縮減、紅利的消退、產品創新壓力、子公司定位之惑,以及壓在銀行資管心頭的“2020年過渡期屆滿”的整改要求,讓人并不輕松。

        業務轉型壓力大:

        完全替代老產品很難

        理財業務轉型過程中,銀行資管部門面臨的挑戰包括:打破剛兌,實現產品凈值化轉型,在過渡期內處置存量非標和股權類資產,籌備理財子公司等。

        這些挑戰帶來的焦慮和不確定性在于,銀行對于新規要求下的理財業務轉型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客戶對銀行凈值化產品的接受度,壓降非標資產過程中的風險暴露,投資決策體系和風控體系構建,理財子公司和銀行系公募基金的定位區分、與母行如何聯動,都需要探索解決路徑。

        2020年底的過渡期限,令銀行資管高管感到壓力。某大行資管部門高管坦言,從該行實際情況看,過渡時間仍相對緊張,尤其是考慮到存量非標資產的處置問題。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從客戶對凈值型產品的接受程度看,過渡期時間有限。

        老產品規模持續壓縮的同時,凈值化的新產品對客戶吸引力不足怎么辦?資金來源方如果大幅收縮,流動性風險怎么解決?

        建設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劉興華認為,凈值化產品現在增長較快,但在兩年半的過渡期內仍無法完全替代預期收益型產品。“過渡期后應該還要相當長一段時間來實現產品的凈值化,這也是一個考驗。”

        據了解,資管新規出臺到相關細則落地期間,理財規模增長乏力。郵儲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步艷紅表示,郵儲銀行自資管新規頒布后,就停止新發預期收益型產品。市場上供給的理財產品規模,在4月27日至9月30日期間下降了將近800億元,降幅達10%。

        不過,銀行資管部門高管們普遍認為,后續下發的資管新規細則等文件,為過渡期存量問題的處置預留了空間。

        子公司定位很困惑:

        與母行是親近還是疏遠?

        盡管在中小銀行紛紛宣布擬設立理財子公司的同時,大行仍默契地按兵不動、忍而不發,但對所有具備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資質的銀行而言,設立理財子公司是監管要求,也是它們繼續深耕理財業務的必然選擇。

        子公司到底如何組建和管理?和母行其他業務條線如何聯動?和母行旗下的基金公司如何區分定位?與市場其他資管機構相比,如何具備競爭力?市場和行業對于理財子公司的討論和設想都不少。

        有股份行資管部門高管認為,理財子公司不見得要由母行獨資擁有。平安銀行金融市場總監王偉認為,銀行主要控股的同時,可以吸收社會多方資金來補充資本。

        “銀行也未必一定要控股(理財子公司)。”中信銀行資管中心副總裁羅金輝認為,如果難以切斷理財子公司和銀行間的信用連接,將不利于打破剛兌。他說,理財子公司的注冊資金也不需要過高。因為資產管理業務本身是輕資產業務,在打破剛兌前提下,10億元資本金就足夠了。

        “母子”之間,到底應該是怎么樣的關系,也是市場熱議的問題。一方面,獨立市場化運作有利于隔離風險、打破剛兌;但另一方面,“另立門戶”意味著來自母行的支持可能減少。業內人士擔憂,在銀行資管轉型過程中,母行還愿意投入多少資源。

        “在銀行資管整個利潤占比下降過程中,母行或集團對于銀行資管的認可度和未來資源投入的邊際在哪里,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壓力。”華夏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李岷表示。

        不過,華夏銀行理財銷售并沒有過多依賴母行渠道。李岷介紹說,目前華夏銀行已開始通過城商行、農信社等渠道銷售產品,且銷售量較高。未來,華夏銀行的資管子公司,除了通過母行渠道,還將通過同業機構代銷,互聯網平臺引流等方式銷售產品。

        他透露,華夏銀行資管子公司正在籌備中,包括選址、人員配備、市場化體系搭建都在逐漸準備。

        關鍵詞: 銀行 理財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