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海底撈在港交所正式上市。首日,海底撈漲幅一度擴大到10%,總市值一度突破千億港元。海底撈首席戰略官周兆呈在上市儀式上表示,
今日上午,海底撈在港交所正式上市。首日,海底撈漲幅一度擴大到10%,總市值一度突破千億港元。海底撈首席戰略官周兆呈在上市儀式上表示,上市后募集到資金60%會用來在各地開店,預計今年開店數在180-220家之間,其中15-22家店將開設在海外。周兆呈還表示,海外市場將是海底撈非常關注的地方,將根據不同地區的消費者需求決定開店地區和數量。
據媒體報道,2017年,全國餐飲收入實現39644億元,同比增長10.7%。全國火鍋餐飲收入達3856億元,增速為24.72%,占國內餐飲行業收入的比重為9.73%。海底撈招股書顯示,海底撈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都在國內中式餐飲市場排名第一,穩坐餐飲頭把交椅。2017年海底撈營收總額是106.37億元,日均1500人就餐,是中國國內首家營收超百億的餐飲企業。
三年來,海底撈營收和利潤均在持續增長。其收益由2015年的57.57億元增至2016年的78.08億元,并進一步增至2017年的106.37億元;年度利潤由2015年的4.12億元增至2017年的11.9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70.5%。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盡管火鍋行業近年來整體市場呈上漲態勢,并且相繼出現了呷哺呷哺、海底撈兩家上市企業。但是食品安全問題,仍然是影響行業平穩發展阻礙之一。
海底撈招股書認為,海底撈目前主要風險存在于食品安全、餐廳店長人才庫和供應鏈管理三方面。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表示,餐飲產業鏈條的復雜性決定了整體食品安全的管控難題,這一點對海底撈來說也是巨大的挑戰。未來海底撈更多的是國際化進程,食品安全可以保證的前提下,依托百億的體量和品牌,才能得到股民的追捧。
有火鍋業內不具名人士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火鍋企業正處于轉型升級階段。面臨人員流動性大、門店操作規范執行不完善等問題。而目前暴露出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行業整體對于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
該人士認為,未來的火鍋產業一定從手工化向機械化轉變。在原料方面,形成集約化發展,做到產品標準化,經營連鎖化,管理經營從“人治”逐漸轉向“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