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天津市融資租賃協會獲悉,據中國租賃聯盟、聯合租賃研發中心和天津濱海融資租賃研究院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總部設在本市的各類
昨日記者從天津市融資租賃協會獲悉,據中國租賃聯盟、聯合租賃研發中心和天津濱海融資租賃研究院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總部設在本市的各類融資租賃公司為1827家,企業數量占全國的17.2%,其中絕大多數注冊在濱海新區;本市融資租賃總部企業注冊資金達到約7858億元,比上年底增加了1129億元,占全國比重的24%;融資租賃合同余額約為21200億元,比上年底增加600億元,占全國的33.4%。天津融資租賃企業數量、注冊資金、業務總量均繼續領跑全國。
新利好政策紛紛落地
據了解,今年以來,新區融資租賃領域利好政策紛紛落地。如在外管總局的支持和天津外匯管理局的大力推動下,天津成為全國首個開展外資融資租賃公司外債便利化試點地區,允許天津轄內其他融資租賃公司下設注冊在天津的SPV(飛機項目子公司)共享母公司外債額度,為租賃企業開辟了全新的外債渠道。
“以往SPV在境外融資時,根據宏觀審慎規定,外債額度極小,遠遠不足以購買飛機。而母公司中飛租是外商投資企業,雖有較高的外債規模,但因不運營業務,使用率很低。以往在沒有外債共享政策前,子公司是不能享受到母公司外債額度的。而通過此次新政,融資租賃公司下設注冊在天津的SPV可以共享母公司外債額度,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為企業運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中飛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前不久總部位于東疆的中飛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下設東疆項目公司,通過共享中飛租外債額度,成功借入4000萬美元的外債資金,用于引進一架A320-200飛機。
此外,在海關總署和天津海關的支持下,北京、天津、石家莊、上海、杭州、廣州、深圳、青島、濟南、海口、成都、昆明12個海關在本市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打造進口租賃飛機海關跨關區聯動監管新模式,進一步簡化通關手續、提高通關效率,促進我國進口租賃飛機新業態發展;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發布《關于進口租賃飛機有關增值稅問題的公告》,明確自2018年6月1日起,對申報進口監管方式為租賃不滿一年、租賃貿易、租賃征稅的租賃飛機,海關停止代征進口環節增值稅。自此,困擾行業多年的重復征稅問題得到徹底解決,航空金融產業迎來了重大的財稅利好。
新租賃業態加速聚集
也正是在新政推動下,今年以來,新區融資租賃領域亮點頻現,新的租賃業態和租賃模式也在加速聚集。
如在通航領域融資租賃,直升機和公務機租賃業務增長迅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超過120%。通航飛機租賃兩家“重量級”企業——全球最大的獨立直升機出租人Waypoint、全球知名私人企業集團Libra集團旗下飛機租賃公司LCI在東疆設立了地區租賃總部。與此同時,目前新區融資租賃業租賃標的物擴展至裝備設備、軌道交通、醫療器械、新能源、汽車、文化無形資產等新領域,基本實現了租賃主要業務領域的全覆蓋。
未來,濱海新區將進一步推進租賃政策制度創新,加快推動天津自貿區深改方案中有關租賃業的創新政策落地,形成與國際接軌的租賃業發展環境,助推融資租賃產業加速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