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學院 >

        P2P行業風險總體可控 法治化是治理P2P根本方向

        2018-08-15 10:06:05 來源: 財經網

        今年6月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部分網貸機構出現風險。從全局看,P2P行業的整體態勢和風險情況到底如何?接近監管人士告訴記者,經過過去兩

        今年6月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部分網貸機構出現風險。從全局看,P2P行業的整體態勢和風險情況到底如何?

        接近監管人士告訴記者,經過過去兩年針對P2P行業風險的整治工作,行業整體風險已經得到逐步釋放,目前雖有個案發生,但是該行業整體風險可控。大部分P2P平臺有實際投資標的,具有真實資產支撐。

        根據公開信息梳理,未來監管部門對于P2P的整治也將遵循法治化原則,拒絕“父愛主義”和“零和游戲”。

        P2P行業風險總體可控

        上證報記者掌握的數據顯示,2016年4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剛剛起步時,P2P機構有5000家左右。經過兩年的摸底、排查、整治,今年6月前已經有接近3000多家不合規P2P機構退出,余下2000家左右。這個過程是平穩有序的,基本實現良性退出,投資者權益得到一定保障。

        而今年6月至今,“部分P2P平臺出現了風險。”接近監管人士指出。

        該人士強調,要理性看待出險平臺的風險狀況,目前絕大部分出險平臺的待償金額在1億元以下。不難看出,出險平臺涉及的資金總額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而且,目前出險平臺涉及的更多是流動性問題,而非資產端本身出了大問題,所以,投資人無需過度恐慌。

        規范整治P2P行業,首先要界定不同機構的不同性質。上述接近監管人士表示,這兩年監管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摸清情況、厘清行為,即哪些是詐騙、哪些是非法集資、哪些是認真做事的、哪些是既認真做事又合規的。

        初步摸底的情況顯示,打著P2P幌子詐騙的是極少數,雖然市場上存在假標、自融、惡意逃廢債等行為,但是期望正經做事的P2P機構占絕大多數。對于現存P2P機構中待償規模較大的,監管部門也已經初步掌握情況,合規情況可能有強有弱,但是風險并沒有想象得那么大。

        “從我們工作中接觸的平臺看,P2P機構可能確實存在或多或少的合規問題,但是絕大部分是就真實標的進行借款,甚至有些創業者是有情懷的,希望用技術手段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北京市華城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張宇鋒說。

        市場也有一些聲音擔憂,P2P風險是否會向傳統金融機構傳導?上述接近監管人士指出,既不能夸大這種風險傳導,也不能完全麻木。不能夸大是因為,P2P直接傳染至傳統金融機構的渠道是偏窄和偏小的;不能麻木是因為,再怎么相對偏小,金融行業也是與P2P行業共用一個經濟“底盤”。

        法治化是治理P2P根本方向

        與傳統行業相比,P2P屬創新型業態,其成長具有自然性、連續性。既然是自然生長的,就意味著監管對其情況并不是同步掌握的。客觀來說,過去數年監管與行業發展之間確實存在“鴻溝”,P2P的市場化發展速度較快,投資者理念也未能與之相適應。

        隨著互金風險專項整治工作不斷深入,情況正在逐步改變,“鴻溝”正在逐漸消除。近期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出了工作安排,針對當前網貸風險,再次部署行業檢查和企業自查、允許合規機構繼續經營、引導不合規機構良性退出、依法處理嚴重違法違規機構、加快推進網絡借貸長效機制建設等。地方政府也已行動起來。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6省市陸續出臺地方網貸機構退出指引。

        梳理這些業已出臺的措施,一條脈絡清晰呈現——法治化。“法治化是最根本的方向,也是最優的選擇。反過來,如果現在不堅持這么做,簡單地做零和游戲,把一塊利益轉移到另一塊去,不具有可持續性,也會使得未來的經濟活動失血。”上述接近監管人士指出。

        張宇鋒認為,可以從幾個維度觀察法治化原則:

        其一,從平臺角度,P2P平臺是否做到依法、合規、有序退出,妥善處理退出機構的資產債務關系,依法保障投資人合法權益,實現無風險退出。

        其二,從投資者角度,能否教育投資人依法理性維權,并形成風險自擔的理念,打破剛性兌付。

        其三,從借款人角度,能否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嚴格執行失信人名單,建設誠信社會。

        “要客觀地看到這個行業存在的必要性,監管要疏導結合,不能一刀切封死。市場需要擁有互聯網技術、好算法、強風控能力的P2P平臺,監管則需要通過法治化手段,重塑行業信心,維護投資人權利。”張宇鋒稱。

        關鍵詞: 總體 根本 方向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