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學院 >

        我國生育率情況偏低 多地補貼向二孩家庭傾斜

        2018-08-13 16:39:55 來源: 財經網

        2017年初以來,全國多個省市等先后掀起搶人大戰。圖片來源:澤平宏觀(資料來源:恒大研究院)但是,搶人的對象只是存量,如果中國長期維持超

        2017年初以來,全國多個省市等先后掀起“搶人”大戰。

        圖片來源:澤平宏觀(資料來源:恒大研究院)

        但是,“搶人”的對象只是存量,如果中國長期維持超低生育率未來可能會出現“無人可搶”,因此不少省市已經布局未來的增量。

        在此背景下,近期,遼寧首次提出“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政策等”引發關注。此后,湖北咸寧等也發布二孩鼓勵政策,針對民眾尤為關注的生育成本、經濟負擔、照料負擔等問題提出了相應政策。

        國務院參事、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馬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ID:nbdnews)記者,有些人不是不想生,而是沒有條件生。目前還存在生孩子后的撫養成本太高等問題,所以需要出臺各種配套政策,解決這些家庭的后顧之憂。特別是應注意公共設施的配套完善,使更多想生育二孩的家庭按自身意愿生育。

        補貼向二孩家庭傾斜

        今年6月,遼寧省政府印發《遼寧省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提出建立完善包括生育支持、幼兒養育等全面兩孩配套政策,完善生育家庭稅收、教育、社會保障、住房等政策。并且,率先提出“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政策,減輕生養子女負擔”等。

        遼寧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啟東對每日經濟新聞(ID:nbdnews)記者表示,遼寧探索獎勵政策,符合地區情況。在生育成本高企的情況下,適當給一些照顧和補助,能夠提高一些想生孩子又有顧慮的人的積極性。實際上,國外很多人口出生率低的地區,也出臺了一些獎勵政策,包括經濟補貼、合理延長產假等,甚至奶粉價格都有優惠。

        梁啟東建議,配套的獎勵政策應當要十分具體,具體到補貼多少錢、給多少假期。“要有實實在在的政策。”他說。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湖北省咸寧市近日就發布了具體的配套政策。8月7日,咸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出臺《加快實施全面兩孩配套政策的意見》,推出包括擴大公共服務資源供給、保障婦女生育權益和母嬰健康、降低二孩家庭生育成本等13條具體舉措。

        這其中,一些“真金白銀”的舉措體現出了滿滿的誠意,一些補貼甚至覆蓋了有著第二個以上孩子的家庭。例如,針對外界反映的教育成本問題,咸寧市明確,政策內出生的第二個及以上孩子,在轄區內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就讀的,可以減免一定金額的保教費。

        住房問題也是民眾關注的焦點,咸寧市明確,政策內二孩及以上家庭,將優先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包括無論是本地或外地居民,凡在咸寧市內首次購買普通商品住房或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給予一定的購房補貼,并放寬住房公積金購房貸款和提取政策等。

        此外,陜西省統計局近期發布的《陜西省2017年人口發展報告》呼吁:

        “未雨綢繆,適時全面放開計劃生育,出臺鼓勵生育措施,通過對生育進行補貼獎勵等方式提高生育意愿,增加出生人口數量,優化人口年齡結構。”

        應做好兩手應對政策

        各地如此重視二孩生育問題,背后是我國生育率情況偏低的現實。

        總和生育率指的是一國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中國統計年鑒2016》公布的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2015年中國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率僅為1.047。

        2016年“全面二孩”實施后,這一數據得到提升。原國家衛計委發布的《2016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根據衛生計生住院分娩活產統計,2016年全國新出生嬰兒數為1846萬人,比2013年增加200萬人以上,總和生育率提升至1.7以上。其中,二孩及以上占出生人口比重超過45%,達到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對于2017年的總和生育率數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17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并未提及。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較2016年下降63萬人。不過,2017年二孩數量比2016年增加了162萬人,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也超過了一半,達到51.2%。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國務院發布的《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顯示,2020年,我國總和生育率預期發展目標為1.8。

        對此,馬力表示,全面放開二孩以前,我國積累了一批有生育二孩需求但還未生育二孩的育齡婦女,預計這部分生育需求將在5年左右釋放完畢。所以,這幾年的生育率會高一些,且相對會有一個釋放高峰期。這部分生育需求釋放完后,生育情況就會按照日常模式走。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2020年達到1.8的總和生育率目標有難度。

        二孩配套政策的完善,對促進生育意愿釋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馬力表示,很多人有生育意愿,但是沒有生。這其中的制約因素包括教育成本、撫養成本太高及照料負擔較重等,所以出臺一些相應的優惠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馬力向每日經濟新聞(ID:nbdnews)記者指出,最核心的配套政策在于公共服務的完善,這是最關鍵的。應該從日常生活下手,而不是簡單地補貼一點錢。比如社區要建一些托兒所,讓孩子有人照顧等等。

        關鍵詞: 生育率 補貼 情況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