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酷熱,汽車行業也有火熱的強強聯合,令人眼花繚亂。國家發改委在7月也起草了汽車產業投資規定,鼓勵組建世界一流集團,推動汽車產業高質
7月酷熱,汽車行業也有火熱的強強聯合,令人眼花繚亂。國家發改委在7月也起草了汽車產業投資規定,鼓勵組建世界一流集團,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給汽車業的集中聯合又添了一把火。
新能源汽車行業是引導這一輪強強聯合的核心力量。比如廣汽集團提出,對于新能源汽車計劃掌握電池系統、電機系統、電控系統、機電耦合系統和系統集成等關鍵核心技術。因此,許多傳統老牌車企紛紛加大與新能源產業龍頭公司的合作。
最近的一起合作發生在7月19日,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與廣汽集團合資成立兩家公司。一家由寧德時代控股,主營鋰離子電池、動力電池及電池系統的全套服務;一家由廣汽集團控股,主營動力電池系統,進行動力電池專業技術領域內的技術開發、轉讓、咨詢等服務。7月5日,比亞迪和長安汽車也聯合設立以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的合資公司。
電池系統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之一,鎖定一個非常有競爭力的價格,應該是業內各家強強聯合的重要原因。前期研發時間和金錢的巨大投入,以及原材料、設備的龐大成本,也讓生產企業有充分的動力與整車廠商展開更深度的合作。
這意味著汽車產業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今年證券時報記者走訪多家汽車行業公司,不少公司董秘向記者表示,隨著國家補貼政策退潮和汽車行業政策放開,2018年汽車行業將面臨較大的洗牌,只有少數優秀的公司能夠有光明的未來。
廟堂與江湖有相同的思路。“支持混改強強聯合,組建世界一流汽車企業集團。”7月4日,國家發改委起草了《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目的是完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在企業合作方面,鼓勵企業通過股權投資等方式,開展兼并重組和戰略合作,聯合研發產品,共同組織生產,提升產業集中度。
在行業集中化的大勢下,部分汽車零部件企業,正在逐漸向其他行業拓展業務,因為本行業的錢越來越難掙了。主要原因是產品面臨升級換代,企業要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進行研發,之前企業的龍頭產品在新能源車上難覓市場。還有少數整車企業,近年來經常出現巨虧的情況,但又不得不孤注一擲投資新能源產業。這些企業未來的盈利情況、投資回報讓投資者不得不謹慎對待。
構建開放融合、集成創新、跨界協同的汽車產業平臺——這是廣汽集團對自己的要求,眼下許多汽車企業強強聯合也是類似的思路。
造車本來就是門檻很高的行業,在今年各種車企強強聯合的猛烈操作之后,行業集中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未來世界一流的中國汽車企業集團也許就會逐漸成長、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