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學院 >

        中國制造業處轉型關鍵期 核心技術攻關成重點任務

        2018-07-25 09:07:39 來源: 第一次財經日報

        我國基礎研究的短板依舊明顯,企業研發支出占全社會研發支出的比例已接近80%,但主要用于應用技術研發。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生產質量效益

        我國基礎研究的短板依舊明顯,企業研發支出占全社會研發支出的比例已接近80%,但主要用于應用技術研發。

        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生產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穩的基礎牢固,進的動能集聚。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7%;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4%。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黃利斌2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上半年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增多。但當前我國制造業還處在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低端,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受制于人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還有一些中長期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矛盾與短期經濟運行中一些困難和問題相互交織,工業經濟持續向好基礎還要進一步鞏固和提高。

        工信部部長苗圩近日在《求是》撰文時指出,我國制造業要真正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必須扭住核心技術攻關這個“牛鼻子”,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強弱項、填空白,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

        工業生產平穩增長

        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增速較一季度放緩0.1個百分點,較去年全年加快0.1個百分點,生產增速處于合理區間。

        行業增長面擴大,上半年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8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增長面達到92.7%。其中,汽車、煙草、醫藥、專用設備、計算機、電力等行業增速較快,同比增速都超過10%。

        隨著化解淘汰過剩產能、處置“僵尸”企業等工作的深入推進,切實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供給結構明顯改善,產能利用率回升。上半年,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7%,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工業生產結構優化,新動能增長較快。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上半年工業結構持續優化,制造業中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也維持高增長,新供給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越來越顯著。

        數據顯示,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4.9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同比增長9.2%,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比增長8.7%。

        具有較高技術含量和較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產量快速增長。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智能電視機、工業機器人、鋰離子電池、集成電路、太陽能電池等產品產量增長較快,分別同比增長88.1%、16.9%、23.9%、10.7%、15.0%和8.6%。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也取得新進展。大飛機、核高基、寬帶移動通信、高檔數控機床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持續推進,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有序展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啟動實施,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項目加快落實,新動能加快成長,工業供給質量和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數據顯示,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3.1%,快于全部制造業投資6.3個百分點;完成工業增加值增長11.6%,快于整體工業4.9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等產品產量增勢較好。

        談及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工業生產的影響,黃利斌表示,從上半年的數據和到地方調研的情況來看,對我國工業的影響還沒有顯現出來。我國經濟已由過度依靠投資出口拉動轉向內需支撐,外貿依存度在不斷降低,有足夠的市場空間和政策空間以及制度優勢來應對世界經濟不確定性的沖擊。

        加強核心技術攻關

        目前,我國制造業已經覆蓋了國際標準行業中制造業大類所涉及的24個行業組、71個行業和137個子行業,成為全球制造業體系最為完整的國家。制造業增加值占世界比重超過1/4。

        但和制造強國相比,我國仍存在差距,制造業發展仍有一些長期性、結構性問題亟待解決,尤須加速轉型升級,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今年4月2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將“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列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世界主要國家之間的競爭,根本上說是科技的競爭。近期中美摩擦,使得我們在科技創新方面的一些問題進一步暴露出來,其中較為突出的一點就是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原始創新,降低對外依賴度。

        吳琦表示,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優勢、擺脫受制于人局面的根本途徑。有利于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也有利于促進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的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這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要求。

        目前,我國基礎研究的短板依舊明顯,企業研發支出占全社會研發支出的比例已接近80%,但主要用于應用技術研發。過去十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企業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僅占企業研發投入的0.1%,占全國基礎研究總投入的1.5%,而美國、日本、歐盟企業的基礎研究經費約占基礎研究總經費的20%?;A研究能力和水平不高,導致制造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動力不足、進展緩慢、效果欠佳。

        苗圩認為,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國際經驗表明,制造業要邁向中高端,根本上靠的是核心技術的創新突破。我國離制造強國仍有較大距離,癥結就在于核心技術積累不足,嚴重制約了制造業轉型升級。而我國在通信設備、高鐵、核電等領域之所以能實現快速發展,很重要的一個經驗就是聚焦核心技術,持之以恒地開展研發攻關。

        以移動通信為例,2G時代,我國企業幾乎不掌握核心技術,只能被動跟隨;3G時代,我國提出的TD-SCDMA成為重要的國際標準,實現了核心技術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4G時代,我國推出的TD-LTE成為全球兩大主流標準之一,基本實現了與國外企業并跑。

        苗圩強調,解決我國制造業核心技術的短板問題,關鍵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聚焦產業鏈關鍵環節,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引導企業加強研發攻關和應用推廣。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及各類創新要素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同時強化國家戰略引領,引導創新要素更多投向核心技術攻關,大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實現工業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促使工業供給質量不斷提升。工信部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推動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廣泛應用,推進工業強基、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重大工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

        目前,制造業重點行業骨干企業數字化研發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了67.4%和48.4%,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

        黃利斌表示,要加快推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以高污染高耗能行業為重點,支持企業實施綠色化、智能化的升級改造。今年再對5000家以上重點耗能企業實施節能監察,實現對重點高耗能行業全覆蓋。力爭到2020年,實現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8%以上的目標,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0%以上。

        “積極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發揮產業政策的導向作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技術等先進制造業快速發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爭取2020年實現產銷量達到200萬輛左右的目標。”黃利斌說。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經濟目前和未來十年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挑戰。鑒于中國制造業整體依然落后于發達工業國的現狀,加上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勞動力成本上升,智能制造為中國制造業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遇,不僅能有效提高傳統制造業的生產效率和降低各類成本,同時有利于培育和推進新興制造業的發展,這對提升中國制造業的全球競爭力至關重要。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隨著制造業強國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企業將依托“互聯網+”行動計劃,以提高創新能力和基礎能力為重點,推進信息技術與產業技術的深度融合,向著產業高端、智能、綠色、服務的方向發展,產生產業競爭新優勢,從而在技術、管理、商業模式等方面實現全面轉型升級。

        劉哲表示,還應積極營造有利于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產業政策創新轉型,降低制造業企業負擔。同時要注重以技術創新和組織變革為驅動,加快產業集聚區的轉型發展和卓越提升,培育發展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關鍵詞: 制造業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