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學院 >

        從資深“米粉”到“黑粉” 小米P2P產品頻出問題

        2018-07-23 08:51:47 來源: 中國經濟網

        來自浙江的李先生(化名)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的第一句話是,你沒有用小米手機是吧?命真好。很難想象,這句話出自一個把小米手機1S保存

        來自浙江的李先生(化名)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的第一句話是,“你沒有用小米手機是吧?命真好。”

        很難想象,這句話出自一個把小米手機1S保存至今、一個月前還是6年資深“米粉”的人之口。而自從6月29日得知投資的小灰熊金服跑路以來,李先生的生活和他對小米公司的態度一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資深“米粉”到“黑粉”

        不是小米的用戶鮮少知道,此前通過“小米運動”App和小米VIP的每日任務,用戶可以下載一些P2P理財平臺,并且得到返產品、返現金之類的優惠。根據李先生的介紹,大概從去年7月起,小米開始在其運動App里對相關理財平臺進行大力推廣,“一開始是返產品,比如小米手機、電視、手環、運動手表、京東卡等。后來,小米VIP任務里也開始出現相關任務”。

        根據李先生的回憶,到了2018年1月,返現金的P2P產品推廣開始在小米VIP用戶的任務中頻繁出現。“很多都寫著‘米粉專享’,金額也都不錯,看起來很誘人。1月份,我買了北京的一個P2P產品,號稱投資3萬元,半年就返現幾百元再加一個小米2S。這家平臺今年7月12日跑路了,等于我是3萬元買了個手機。”說起這段經歷,李先生有點哭笑不得。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公開資料以及一些投資者提供的材料可以看出,今年以來小米在VIP用戶中做的P2P理財推廣力度還是相當大的(您可掃描文末二維碼,查看詳細截圖)——動輒就是投資1萬元、2萬元返現幾百元,甚至投資3萬元、5萬元返現上千元,還只能通過“我的小米”下載,對于李先生這樣的普通投資者來說,無疑具有相當大的誘惑力。也正因為如此,素來只在第三方平臺上購買一些貨幣基金或其他低風險產品的李先生,從2017年打開了P2P投資的“新大門”。經過幾次成功試水之后,他開始大量購買小米推薦的P2P平臺產品。

        “凡是小米推廣過的,我基本上全都投了,估計得有100多家。幸運的是,有的之前就回款了。但到今天為止,還有28個沒回款,這里面出問題、提現到不了賬的已經有18家。號稱返現的平臺是注冊之后打到余額里,有2個平臺我剛買了產品沒多久,返現都沒給就跑了。還有10家的產品沒到期,賣也賣不了,只能聽天由命。”

        李先生粗略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雖然買了數十家平臺的產品,但他每家金額都買得不算多,最多的不過5萬元,其余3萬元、2萬元、1萬元的都有。“現在跑路的、逾期的、提現困難的就有40多萬,剩下的還有20多萬沒到期,加起來一共60多萬元。父母的錢也買進去了,現在還不敢給家里人說。”他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事實上,目前像李先生這樣通過小米購買了財富平臺產品的人還有很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加入了一個維權群,目前群內的投資者人數已經超過千人。據悉,類似的群還有若干個,里面的成員幾乎都是通過做VIP任務而購買了P2P產品的小米用戶。

        正如李先生告訴記者的,自己是一個資深“米粉”,認為既然是小米推的平臺,起碼得到了小米的背書,應該比普通平臺更有保障,“怪自己對小米太信任了,也太貪心了”——這或許代表了很多投資者的心聲。

        從表格中不難發現,記者統計的這些平臺出問題的時間集中在近兩個月。事實上,除了這些已經明確公告逾期或暫停運營的平臺,還有多家小米用戶購買了產品的P2P平臺,目前也已經出現了提現困難的局面,面臨的風險不可小覷。這里不再一一列出。

        根據記者的最新觀察,目前小米已將這些理財平臺下架。據李先生介紹,6月25日,他還從小米推介的一家P2P平臺購買了產品,但在此之后他再想找相關產品,就發現已經全部下架了。“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出事了,等到6月29日我買的小灰熊金服產品提不了現,才知道問題大了。”

        心急的李先生曾多次聯系小米金融客服,但顯然沒有得到令他滿意的答案,“客服讓我們自己去報案,其他的就再沒提什么有效措施。難道只能認倒霉了?”

        誰來承擔責任?

        在采訪過程中,李先生多次反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小米為什么要給我們推薦這些P2P平臺?他們到底有沒有把關?出了問題我們應該找誰?

        我們無法直接回答他的這些問題,但或許從小米近期公布的公開材料中,可以窺到一些蛛絲馬跡。

        在6月7日小米提交給監管機構的公開發行存托憑證招股說明書中,該公司關于“米粉”規模有這樣的表述: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擁有5個以上小米互聯產品(還不包括智能手機及筆記本電腦)的“米粉”數量超過140萬。

        這其中,應該有李先生的位置。而如此龐大的用戶群體,可以為小米做什么呢?

        來看看小米的營收構成,或許能找到答案。該文件顯示,小米的主營業務主要分為三大塊,智能手機、IoT和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在這其中,“廣告推廣”又是互聯網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一季度為小米帶來了18.74億元的收入,占互聯網服務業務的58%,甚至超過了2015全年廣告收入的總和。而在過去三年,這一業務的收入呈持續快速增長態勢,“米粉”的給力和活躍功不可沒。

        除了為小米的廣告業務出力,“米粉”們的另一大貢獻則是在金融領域。按照招股說明書所說,2015年小米開始涉足互聯網金融業務,涵蓋供應鏈融資業務、互聯網小額貸款業務、支付業務、理財產品分銷業務、互聯網保險服務等。關于理財產品分銷,該公司是這么定義的:公司通過應用程序推廣知名金融機構的優質理財產品,加強產品篩選程序,確保僅向消費者推廣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產品。

        既然如此,那通過小米推介購買的P2P產品爆了“雷”,小米應不應該承擔責任?

        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上,目前已有大量帖子討論這一話題。大家將其與“百度、莆田系醫院”“聯璧金融、斐訊和京東”等話題聯系起來,做出了大量有益的探討。目前知乎“如何評價小米推薦的P2P平臺相繼暴雷?”話題的關注者已有1161名、被瀏覽了47萬余次。

        只是和前面這兩個事件相比,小米的情況還有所不同。因為這些P2P平臺不僅僅是在小米應用商店做置頂廣告或其他形式的展示,而是直接嵌入小米VIP每日任務中,用投資即可返產品、返現等方式吸引“米粉”來完成。換句話來說,小米并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一個參與者。

        截至發稿,《每日經濟新聞》沒有收到來自小米方面的回復。而對于大量通過小米投資了P2P產品的“米粉”以及其他投資者,“獨角獸”小米或許還欠大家一個合理的解釋。

        關鍵詞: 米粉 小米 問題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