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經濟專家認為,隨著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政策紅利逐步釋放,當前福建經濟正在加快對沖疫情影響,二季度以來經濟運行逐月好轉,生產需求持續回暖,支撐企穩回升的積極因素
據福建省統計局通報,經初步核算,2020年上半年福建地區生產總值為19901.3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0.5%。
在17日下午舉辦的福建省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暨工作調研檢查總結視頻會上,福建省代省長王寧表示,上半年福建經濟總體經受住了疫情的沖擊,逐月恢復性增長,復蘇向好態勢十分明顯。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福建經濟運行遭遇較大影響。尤其是,由于境外疫情蔓延,許多境外客商提出訂單延期交付甚至取消,在福建經濟結構中占比較高的外貿產業遭遇很大沖擊。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福建省地區生產總值為8999.09億元,同比下降5.2%。
多位經濟專家認為,隨著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政策紅利逐步釋放,當前福建經濟正在加快對沖疫情影響,二季度以來經濟運行逐月好轉,生產需求持續回暖,支撐企穩回升的積極因素明顯增多,經濟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
福建農林大學經濟學院戴永務教授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認為,福建發揮投資、消費、外貿等關鍵作用,有效對沖疫情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
投資依舊扮演福建穩增長的“壓艙石”。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稱,今年上半年,福建累計完成投資2751億元,占年度計劃的55%,實現“時間過半、任務完成過半”,同比增長14.4%。
隨著實體店大力拓展線上平臺、開展直播帶貨等促銷活動,網絡零售快速擴張,引領消費市場穩步恢復。據福建省商務廳統計,今年上半年,福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52.34億元,由一季度的同比下降12.5%回升至上半年的同比下降5.4%。
大宗商品進口成為福建外貿新增長點。福建今年上半年外貿進出口總值6175.9億元,同比下降3.2%,其中進口達2521.3億元,同比增長9.1%,好于全國12.4個百分點。
海關人士分析稱,進口強勢增長主要是部分大宗商品進口大幅增長拉動。今年前5個月,鐵礦砂進口同比增長69%,銅礦進口同比增長50.5%,豬肉、食用植物油進口分別增長3.6倍和2.7倍。
目前,福建經濟活躍度加快回升,部分先行指標明顯回升,尤其是6月單月大幅提升。
從用電量看,福建省全社會用電量從一季度的同比下降7.5%回升到上半年的同比下降0.7%,其中6月份同比增長12.8%,增速位居東部地區第2位。從貨運量上看,6月福建全省公路、水路營業性貨運量分別同比增長12.1%、6%,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2.3%。
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分析指出,福建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實現由負轉正,“穩”的趨勢更加鮮明、“保”的底色更加牢固、“進”的動能持續提升。
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福建努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于偉國表示,要堅決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多措并舉刺激消費,加快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千方百計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深化閩臺各領域融合。(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