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宏觀 >

        5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686.3億元 同比增長7.5%

        2020-07-07 15:12:58 來源: 廣州日報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北上資金總體保持流入態勢,買賣金額達8 24萬億元人民幣,占去年全年的84 47%,累計凈買入達1 11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末增長11 89%。特別是二季度以來,北上資金加速

        股市連漲五天,成交破萬億元,背后不乏外資推動。近期,外資洶涌流入。數據顯示,7月2日凈流入171.15億元、7月3日凈流入131.94億元、7月6日凈流入164.36億元……被譽為“聰明資金”的北上資金近期不斷加倉A股,以每日百億元的金額流入。而今年上半年,北上資金總體保持流入態勢,半年買賣金額已達去年全年的84.47%。

        記者觀察到,外資不僅青睞中國資本市場,在國內的投資也是持續加碼。商務部數據顯示,在4月份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首次實現年內正增長后,5月又繼續增長。5月當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68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5%。多位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在較短時間內取得了持續向好的抗疫成果,并高效有力地推進復工復產,同時穩外貿穩外資等舉措不斷推出,對外開放不停步,外資也紛紛用腳投票。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曉麗、王楚涵、張露

        調查

        北上資金半年買賣金額

        已達去年全年的84.47%

        “近期外資流入中國,尤其是從北上資金來看,絕對算是高了,特別是這幾天。”從業金融行業十年的經濟研究員丁孟感慨道。今年以來,外資正源源不斷投入A股市場,金額遠高于去年水平。

        外資機構持續加倉中國資產。今年3月,普信集團亞太機遇股票基金基金經理埃里克·墨菲加倉了中國的地產股,挖掘了一些餐飲行業的新機會。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北上資金總體保持流入態勢,買賣金額達8.24萬億元人民幣,占去年全年的84.47%,累計凈買入達1.11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末增長11.89%。特別是二季度以來,北上資金加速流入,3個月內凈買入金額達1360億元人民幣。

        從持股行業分布情況來看,北上資金主要分布在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家用電器、電子、銀行等行業,合計占比超過50%。今年以來,北上資金在醫藥生物、食品飲料、電子、計算機等行業的持股市值增長最多,分別增長了69.39%、26.17%、49.63%、96.61%。

        記者還發現,除傳統消費領域外,外資對科技領域的關注度也大幅提升,如藥明康德、迪安診斷等醫藥企業,大族激光、韋爾股份等電子行業企業,外資持股比例都出現了大幅上升,說明外資看好中國經濟韌性和未來轉型升級潛力。

        外資大項目接連落地

        前5個月外資并購總額達90億美元

        除了青睞資本市場,外資紛紛大手筆投資中國。4月22日,埃克森美孚在粵港澳大灣區投資建設的廣東惠州乙烯項目舉行“云開工”儀式,該項目是美國企業在中國獨資建設的首個重大石化項目,總投資約100億美元。項目體量之大,開放程度之高,引發廣泛關注。

        這并非孤例。大眾汽車近日宣布以11億美元的價格獲得其與安徽江淮汽車集團合資企業的控股權,摩根大通正以約10億美元的價格全資控股其在中國的公募基金合資企業。以12億美元收購中國電池制造商國軒高科26%的股份。歐洲重要的保險集團之一德國安顧集團,出資8.82億元人民幣,戰略入股泰山保險,持有泰山保險24.9%的股權……

        商務部數據顯示,在4月首次年內實現正增長后,5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延續這一良好態勢。5月當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68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5%(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

        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與榮鼎咨詢合作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今年前5個月,最新公布的外資對中國的并購總額達90億美元,10年來首次在交易數量和交易額方面均超過中國對外并購交易活動。歐洲和美國跨國公司成為這一趨勢背后的主要推動者。

        外資連續18個月凈增持中國債券

        與此同時,在債券市場,外資也連續18個月增持,并創下多項歷史紀錄。據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和上海清算所發布的6月數據顯示,979家境外機構5月債券托管量為21130億元,增長31.20%,且是第18個月增持,創下有紀錄以來的新高;5月外資在中國債市凈增持1145.94億元,單月凈增持額度超過了2018年6月的110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外資持有總量達到24260.29億元,在債市中的占比達到2.61%,創下歷史新高。

        央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在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目前中國債券和股票市場規模全球第二,超過160萬億元,已被納入多個主流國際指數。國際機構配置人民幣資產已達到6.4萬億元,并以年均超過20%的速度增長,尤其是境外投資者持有境內人民幣債券資產近年來以年均近40%的速度增長。

        景順亞洲信用研究主管胡奕分析,驅動境外投資者增加配置債券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收益率。“中國債券的收益率和主要發達國家收益率的差距進一步加大,目前中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處于歷史高位。同時,中國境內債券和全球主要的利率債和信用債市場呈現出比較低的相關性,這意味著將中國債券加入組合當中有助于投資組合的多元化和風險分散。”胡奕表示,中國債券進入了全球主要的債券指數,進一步提高了國際投資者的投資動力,中國較好較快地控制了疫情也進一步增強了國際投資者的信心。

        原因分析

        疫情之下,外資為何持續“加碼”中國市場?

        “加快復工+穩外資”讓外資持續加碼

        “我們堅定地看好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計劃在大灣區加大投入,相關大灣區項目將于近期陸續推出。”渣打銀行高層洪丕正向記者表示。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指出,中國在二季度之后復工復產持續加快,吸引外資投資。與此同時,中國今年進一步加大服務業的開放力度,為外資投資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中國具備保持中高速經濟增長的潛力,投資前景依然較好。

        “中國的復工復產領先全球,中國經濟的韌性和產業鏈穩定性進一步凸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持續加大的背景下,中國資產的吸引力持續上升。”東北證券戰略規劃部資深研究員楊豐強告訴記者,中國股市的低估值也吸引了外資的持續流入,A股估值較低,在全球范圍內具備較高的性價比。

        北京市社科院的助理研究員王鵬同樣表示,目前中國整體發展環境更好,經濟有序發展,充滿著大量的投資需求,同時,中國本身處于升級轉型之中,孕育大量的機會,例如“新基建”。

        趨勢展望

        外資投資限制越來越少

        下半年持續大量流入A股概率大

        畢馬威中國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經濟觀察》報告認為,中國宏觀經濟發展的前景和韌性、持續改善的營商環境和不斷擴大的對外開放,以及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和優質的要素資源,仍然對外資具有“多重吸引力”。

        記者注意到,疫情并沒有改變中國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既定目標,相反,中國持續做好穩外資工作,利好外資的措施正不斷出臺。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積極利用外資”“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6月18日,商務部發布《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稿)》,大幅降低外資投資門檻、增加投資方式和創新監管方式等。6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對外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將于7月23日施行,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再壓減17.5%。可以預見,中國外資外貿發展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外資企業的投資限制越來越少,包括商用車外資持股比例、空中交通管制等多個領域,這對于外資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投資機會;其次,中國的復工復產進程良好,外資對于投資中國有著巨大的熱情。值得關注的是,此時新版負面清單的適時落地,能夠有效滿足外商的投資熱情,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國內企業和外資的雙贏。“在金融領域,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壽險公司的外資股比限制都被取消了,這意味著我們的資本市場將進一步與海外對接,金融領域的資金池將得到擴張,外部資本的先進價值投資理念將融入中國投資市場,有助于中國金融業的提質增效。”盤和林說道,總而言之,隨著穩外資、擴大外資的政策和舉措不斷落實,加上中國吸引外資的多元化優勢基礎,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會越來越強,必將會有更多的外資持續流入我國。

        展望后市,東北證券戰略規劃部資深研究員楊豐強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穩步復蘇,改革開放持續深化,股市估值仍處于相對合理水平,預計下半年A股行情總體向好,外資有望繼續加大對A股的配置。在配置方向上,預計外資將重點關注受益于中國經濟復蘇和代表經濟轉型升級方向的領域,繼續加大對消費和科技板塊的配置。

        安信策略研報預計,今年下半年外資仍將持續大量流入A股,中國經濟引領全球復蘇、配置價值上升等是主要影響因素。不過,美股表現則可能為外資流入A股的節奏帶來不確定性。

        關鍵詞: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