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電商都有一顆做金融的野心,蘑菇街自然也不例外。據美國IPO研究網站IPOScoop com信息顯示,國內電商平臺蘑菇街將于12月5日登陸紐交所,
每家電商都有一顆做金融的野心,蘑菇街自然也不例外。
據美國IPO研究網站IPOScoop.com信息顯示,國內電商平臺蘑菇街將于12月5日登陸紐交所,股票交易代碼為“MOGU”。在此前蘑菇街更新的招股書內容中,已確定公開發行價為14到16美元,最大融資金額8740萬美元,而這一金額遠低于首次招股書中的2億美元,腰斬過半。
公開資料顯示,蘑菇街隸屬美麗聯合集團,該公司成立于2011年2月,騰訊是其第一大股東,最早以消費分享社區形態上線,是一家專注于時尚女性消費者的社交電商平臺。與同樣社區模式起家、深耕女性消費者的電商平臺小紅書堪稱“姐妹花”。
每家電商平臺都有一顆做金融的野心,蘑菇街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受限于自身用戶增量緩慢、場景轉化艱難等問題,蘑菇街的金融業務發展卻前途堪憂;此外,隨著互聯網金融監管持續趨嚴,其旗下網貸產品種豆寶或難通過備案。
場景轉化緩慢 金融業務前途堪憂
早在2016年與美麗說合并后,蘑菇街便開始著手金融布局。根據招股書顯示,蘑菇街的金融業務類型可以分為三種:一是向用戶提供融資以滿足他們在平臺上購物時的借貸需求;二是與第三方金融機構合作,在平臺上向用戶展示他們的消費信貸產品;三是向合格的商戶提供各種短期融資。
如今,蘑菇街旗下美麗金融已有“白付美”、“種豆寶”兩款自營金融產品,還有“美麗借”“保險”、“貸款超市”等多款流量金融產品,涵蓋消費信貸、P2P等領域。
數據來源:蘑菇街APP
在此前的招股書中,蘑菇街披露了旗下金融業務的運營數據:截止到今年3月31日的財年中,蘑菇街為用戶和商家提供的融資服務產生的收入2329.3萬元;截止到今年9月30日的前6個月,公司金融服務收入2148.3萬元。蘑菇街還特意指出,公司的金融收入占比正在逐步提高。
具體來看,蘑菇街的自營金融產品白付美,其模式類似于螞蟻花唄和京東白條,為用戶提供先買單再還款的消費信貸服務,免息日10到41天,可分3到12期付款,最高額度2萬元。如果用戶未能在每月10日還清上月賬單,則會產生每日0.1%的逾期利息。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白付美時,若出現退款情況,用戶仍需要支付至少一期的手續費。此外,白付美也不支持提前還款,只能按照約定期數進行還款。
美麗借是蘑菇街與分期樂等資金平臺合作的小貸產品,用戶可通過美麗借發布融資需求,最高借款額度為5萬元,日利率為0.05%;其余信用卡辦理、保險等業務,同樣是與銀保機構合作的導流業務。
然而,無論是自營金融還是流量金融,蘑菇街想要在金融領域有所發展,都需要大量的流量支撐。如何將消費場景流量轉化為金融板塊流量,增加金融業務用戶?這便是蘑菇街面臨的問題。
作為一家電商平臺,蘑菇街并沒有自營支付業務,只能依賴外部支付渠道。盡管背靠流量巨頭能夠給其帶來一定的效益,但從長遠來看,自身支付體系的缺失會對很大程度上影響場景轉化率。
“比如用戶在購物時,如果使用了微信或者支付寶支付,那么這個消費場景下的流量會大部分都導入到這兩家平臺的金融業務場景中,比如微粒貸等等。”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指出,在電商場景中,金融業務的轉化主要是靠支付環節來進行,尤其是在消費金融領域。如果沒有一個強勢的支付工具,那么這種轉化就變成了一種淺層次的流量變現,和其他單純的流量平臺沒有太大差異性,從而將本身電商場景的優勢消解掉,成為其發展金融業務的一種制約。
其次,蘑菇街的活躍用戶增長幾乎陷入停滯。數據顯示,雖然蘑菇街的月度活躍用戶從2017財年的5100萬,增長27.8%至2018財年的6520萬,但按照最新數據,2017年9月30日前12個月與2018年9月30日前12個月相比,蘑菇街的月度活躍用戶從6200萬增加至6260萬,幾乎沒有增長。
“蘑菇街上面的淘寶都有。”一位消費者表示,在她看來,蘑菇街上面的產品已經沒有了更大的吸引力。這從側面反映出,蘑菇街的用戶黏性也在下滑,這同樣不利于場景轉化。
而從財務數據來看,截止今年9月30日的前六個月,蘑菇街的運營虧損約為3.08億元,在截止到今年3月31日的財年中,其運營虧損更是達到了8.47億。
在招股書中,蘑菇街表示,目前公司面臨的主要問題為收入增長緩慢,銷售及營銷費用占比較高,從而影響盈利能力。此次IPO募集到的資金將用于開發和拓展內容產品;繼續投資和開發技術,加深與商戶和品牌合作伙伴的合作以及滿足營運資金需求等。
互金紅利時代將結束 旗下網貸產品或難備案
即將過去的2018年對互聯網金融來說并不友好。從年中開始的P2P爆雷潮,影響了投資者們的信心;同時,日益趨嚴的互金監管令部分互聯網巨頭都開始轉型“去金融化”。
作為蘑菇街旗下的另外一款自營金融產品,種豆寶的運營公司為杭州卷豆網絡有限公司,由杭州卷瓜網絡有限公司100%控股。
公開信息顯示,杭州卷豆網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注冊資本2億元,實繳注冊資本為1億元,實控人為蘑菇街聯合創始人、CEO陳琪。此外,種豆寶已上線百信銀行存管,并已實現全量業務上線。
截至2018年11月末,種豆寶平臺累計交易總額為6679.58萬元,貸款余額為2250.94萬元,當前出借人數量為433人,當前借款人數量為16903人,逾期金額和筆數均為0。
數據來源:蘑菇街APP
不難看出,以種豆寶的體量規模,若想在同行業內形成一定競爭力比較困難;而更為致命的是,根據此前下發的《關于做好 P2P 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對于2016年8月24日后新設立的網貸機構,在網貸風險專項整治期間,原則上不予備案登記。這意味著,2018年4月才正式對外推出的種豆寶,或許很難在專項整治期間完成備案。
對此,蘑菇街在招股書披露的風險中也提到,如果無法維持平臺上提供的融資解決方案的低拖欠率,業務和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