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三季度業績報告出爐進行中。截至10月29日21時,A股上市銀行中已有15家銀行披露三季度業績報告,在三季報亮相的9家中小銀行中,有7
商業銀行三季度業績報告出爐進行中。截至10月29日21時,A股上市銀行中已有15家銀行披露三季度業績報告,在三季報亮相的9家中小銀行中,有7家銀行前三季度同比凈利潤增速回升,7家銀行凈利潤保持兩位數增長。同時,在銀行加強風控的大背景下,資產質量也有所改善。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截至10月29日21時,A股上市中小銀行中,已有鄭州銀行、杭州銀行、上海銀行、江陰農商行、常熟農商行、寧波銀行、江蘇銀行、貴陽銀行以及張家港行9家銀行披露三季報。據9家銀行公布的業績報告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有7家銀行凈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分別為上海銀行、杭州銀行、常熟農商行、寧波銀行、江蘇銀行、貴陽銀行和張家港行,其中常熟農商行增速最高,達到25.32%。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銀行的凈利潤增速出現回暖趨勢。在9家銀行中,有7家銀行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速高于去年同期。比如,上海銀行2018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速為22.46%,比2017年同期的6.84%增長兩倍有余;杭州銀行凈利潤增速比2017年前三季度增長一倍有余;江陰農商行2018年9月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5.38%,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僅為0.4%。
另外,2018年1-9月,在9家銀行中有7家銀行的營業收入均實現兩位數增幅,其中杭州銀行、江陰農商行以及上海銀行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在20%-30%之間,上海銀行增速最高,達到29.48%;其次為江陰農商行,增速為28.72%。
對于經營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上海銀行在三季報中披露,該行營業收入及盈利快速增長主要是在生息資產規模穩定增長的同時,資產結構持續優化、定價水平提升,帶動凈息差顯著改善,利息凈收入同比增加67.26億元,增長47.93%。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表示,前三季度中小銀行經營業績明顯改善,究其原因,一是相對于大中型銀行,中小銀行對存貸款表內業務的依賴度更高,資管新規落地以來,銀行表內信貸業務增速大幅提升,而且貸款的利率繼續保持高位;二是今年下半年以來,央行降準等貨幣政策微調,使得銀行間流動性明顯寬松,中小銀行負債端成本明顯下滑。總體來看,資產收益保持高位,資產規模擴張,資金成本下滑并保持充裕,是中小銀行業績明顯改善的主要原因。
在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9家中小銀行中,只有鄭州銀行、貴陽銀行2家銀行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上升,另外7家銀行不良貸款率比年初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在不良貸款率下降的7家銀行中,常熟農商行降幅最大,2018年三季度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1%,比年初降低了0.14個百分點。降幅較大的還有江陰農商行、張家港行,都比年初下降了0.11個百分點,另4家銀行不良貸款率降幅在0.1個百分點內。
為了降低不良貸款率,銀行采取多種處置手段。上海銀行在三季報中表示,該行從嚴管控風險,加強風險排查,做好主動退出和清收化解,使得資產質量保持良好,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增強。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上市銀行的資產質量就出現好轉,26家A股上市銀行中,有20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出現下降。不過,銀行業整體不良貸款率在上升。銀保監會8月披露的數據顯示,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86%,較上季度末上升0.12個百分點。
黃志龍指出,中小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一方面可能與資產總規模快速擴張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中小銀行的風控能力提高有關,同時企業的經營業績仍然偏樂觀。但是,仍需要警惕四季度和2019年不良貸款率再度回升的風險。
關鍵詞: 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