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等三家權威機構26日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大批受訪德國企業有意與中國企業在非洲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報告認為,通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等三家權威機構26日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大批受訪德國企業有意與中國企業在非洲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報告認為,通過加強與中企在當地的合作,德企將從中獲益,而德企的參與亦有助于實現“三贏”局面。
這份題為《中國在非洲:德企的前景、戰略和合作潛力》的報告由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德國工商大會和德國經濟非洲協會三家機構共同發布。
報告稱,面對中國積極與非洲展開合作,受訪的大批德國企業都表達了參與德國、中國、非洲三方合作的意愿,而受訪的中國企業和非洲企業則對同德國企業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和交流表示歡迎。
報告顯示,在評價迄今為止已同中方在非洲展開的合作時,相關德國企業“一邊倒地給出了積極評價”。
“德企甚至已經注意到了更廣闊的商業前景。”德國工商大會副總干事福爾克爾·特賴爾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正是由于德國與中國的不同優勢相結合,獲得了非洲合作伙伴的青睞。
報告亦顯示,盡管非洲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但對于出口大國德國而言,整個非洲市場的地位和重要性仍不夠突出。2017年,非洲54個國家共進口了價值約290億美元的德國商品,僅占到德國全年出口額的2%左右。
報告同時提醒,三方合作過程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問題。例如,在共同完成一個項目時,來自德國、中國和非洲三地的企業常常需要相互協調各自在文化和商業實踐等方面的差異。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是德國聯邦政府對外貿易和對內引資的機構。該機構為進入德國市場的外國公司提供咨詢和支持,并協助在德成立的企業進入外國市場。德國工商大會是廣泛代表德國企業利益的重要組織。德國經濟非洲協會則是一個全國性的對非經濟聯合組織。(完)
關鍵詞: 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