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宏觀 >

        針對民企政策料逐漸發揮作用 經濟三大變化需密切關注

        2018-10-15 17:23:52 來源: 中國證券網

        三季度多項經濟數據本周將陸續出爐。多位專家表示,三季度我國經濟運行總體穩定。展望四季度,經濟增長內生動能穩步增強,宏觀政策落地效應

        三季度多項經濟數據本周將陸續出爐。多位專家表示,三季度我國經濟運行總體穩定。展望四季度,經濟增長內生動能穩步增強,宏觀政策落地效應逐步顯現,針對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等政策料逐漸發揮作用,基建投資有望企穩,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料有所緩解。宏觀調控將更加注重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配合,積極財政政策聚焦定向減稅降費,并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

        針對民企政策料逐漸發揮作用

        對于即將出爐的經濟數據,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三季度GDP增速可能為6.6%,四季度GDP增速可能降至6.4%至6.5%,全年確保6.5%至6.6%的增長無虞。在已公布的7月和8月數據中,基建投資未明顯企穩,三季度數據大概率較二季度有所回落。

        “有針對性地降稅、針對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的政策約有一至兩個月的時滯效應,這些措施會逐漸發揮作用。8月和9月地方債加快發行后,基建投資融資會有較明顯改善,基建投資企穩將帶動固定資產投資企穩。”章俊表示,整體來看,四季度經濟下行壓力有望減緩,但出現明顯反彈概率不大。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認為,三季度GDP增速會回落至6.6%。投資方面,房地產投資領先指標表現不錯,9月景氣料繼續維持;制造業信貸需求放緩,增速可能趨穩;基建投資增速有望改善。消費方面,9月食品價格上漲,同比增速加快對消費形成一定拉動作用,但由于汽車消費依然疲軟,總體社零增速可能略降至8.9%。四季度在基建發力推動下,預計投資增速會有所回升,總體而言,GDP增速料與三季度持平。

        “9月經濟呈現一定下行壓力。”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表示,9月工業增加值可能增長5.8%,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作出這樣的判斷主要是由于,一是9月基建增速會繼續回落,在嚴查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背景下,地方政府可能面臨“無米下鍋”;二是外需承壓,對我國經濟總需求造成負面影響;三是持續增速偏低的信用擴張已開始影響企業投融資活動和居民消費。

        展望四季度,諸建芳認為,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基建投資在宏觀政策預調微調下有望觸底企穩,制造業投資在逐漸允許周期性行業進行資本開支擴張的情況下增速有望持續回升,房地產投資雖因房地產限購政策進一步收緊,但棚改計劃仍將對房地產投資形成一定支撐,總體房地產增速料小幅回落。

        三大變化需密切關注

        在中國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陳衛東看來,目前經濟有三大變化需要密切關注,一是房價過快上漲對其他消費存在一定擠出效應,與房地產密切相關的居住、生活用品和服務相關消費支出明顯加快,而教育文化娛樂、其他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增速則低于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長水平;二是要密切關注外部環境、去產能、環保政策、投資增速回落等變化對就業的影響;三是企業虧損面有所擴大。

        “從投資角度出發,在短期可通過基建投資托底,而長期真正的希望其實在于啟動技術創新周期。”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認為,我國經濟想可持續發展、真正走出經濟下行挑戰,要堅定不移管住影子銀行、金融去杠桿,打擊地產泡沫,而更重要的是加大財政政策力度,尤其是大幅減稅降費,增加企業利潤率,增加企業研發的能力和動力。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應對挑戰,在宏觀調控時,應注重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配合。我國當前面臨的經濟問題是結構性的,要保持貨幣政策整體上穩健,同時可通過定向降準、定向MLF等方式補充流動性。財政政策在穩增長和調結構方面效果較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可通過定向減稅降費、定向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需求和供給擴張,在實現穩增長同時實現調結構。另外,積極的財政政策也需貨幣政策支持。我國正在規范政府融資,在“堵偏門”的同時,也要“開正門”,比如通過地方債發行滿足融資需求,而這需要貨幣政策支持。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雖然面臨較為復雜的內外形勢,但我國經濟具有較強韌性。8月之后宏觀政策取向積極,著力點在于促進基建投資。今年促進開放、增加進口、提高消費者福利的政策頻繁出臺并不斷釋放效力,將對消費起提振作用。

        新動能將漸起“挑大梁”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新動能保持較快增長,新產業增速明顯高于整體工業增加值。1-8月,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9%、8.8%和8.8%,分別快于規模以上工業5.4、2.3和2.3個百分點。工業新產品快速成長,1-8月,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56%、19.4%和13.4%。

        此外,新消費、升級類消費保持較快增長。1-8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28.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7.3%,比上年同期提高3.5個百分點; 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27.2%;化妝品類、家具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2.6%和10.2%,增速分別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3.3和0.9個百分點。

        “我國制造業正向高端升級。高端裝備制造業、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通信、計算機等產業投資和產值都保持較快增速。特別是人工智能領域,我國是僅次于美國的人工智能產業大國,人工智能將會繼續拉動我國產業繼續升級。”在談到在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時,潘向東表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等高端服務業快速增長,上半年這些產業增加值增速高達30%,未來仍將保持較高增速。大量新模式經濟,如互聯網+、共享經濟、電子商務、移動支付也蓬勃發展。

        章俊表示,目前,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很多還處在發展培育階段,短期來看不能完全對沖行業下行,可能需要兩到三年時間,新興產業才能逐步“挑起大梁”,對沖傳統產業下行。

        為加快新動能培育,潘向東表示,一是應通過產業政策增加扶持力度。高新技術產業具有較高風險,民間企業投資動力不足,政府可完善產業政策,通過產業基金、減稅等方式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二是支持創新型企業融資。創新型企業具有風險大、輕資產特征,不容易從銀行獲得貸款,可通過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創新型企業融資。三是擴展需求。在擴展新動能供給的同時,也要通過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支持高新技術產品的消費。一方面,消費可以引導供給創新;另一方面,消費可保障高新技術企業盈利,進而促使高新技術產業擴大投資、生產。

        關鍵詞: 民企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