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10日下發通知稱,將牽頭對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的通知》情況開展督察,
國家發改委10日下發通知稱,將牽頭對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的通知》情況開展督察,并起草形成督察報告,于11月底上報。
國務院辦公廳于2016年9月30日印發并實施的《落戶方案》要求,推進擴大住房公積金繳存面,將農業轉移人口納入覆蓋范圍,鼓勵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繳存。落實放寬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等政策,建立全國住房公積金轉移接續平臺,支持繳存人異地使用。
我國上世紀90年代開始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按照1999年國務院頒布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住房公積金是職工的個人住房長期儲蓄資金,與養老、醫療等社保公共賬戶管理方式不同,個人和單位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悉數進入個人賬戶,屬于個人所有,專項用于住房,是每個人擁有的實實在在的“私房錢”。
距離《落戶方案》發布實施已經過去兩年時間,公積金政策方面的推進工作進展如何?有多少農業轉移人口開始繳存住房公積金了?公積金提取變得更為方便了嗎?繳存人可以異地使用了嗎?
對于這些問題,住建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17年年度報告》已經有了一些數據。
報告顯示,2017年公積金新開戶職工中,農村轉移人口及新畢業大學生等新市民966.28萬人。
2017年按單位性質分新開戶職工人數占比
近年來,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流動性日益增強,要求推進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工作的呼聲越來越多。
為方便繳存職工跨區域就業,2017年7月建成并開通全國住房公積金轉移接續平臺,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實現“賬隨人走,錢隨賬走”。截至2017年末,各地通過平臺共辦結住房公積金轉移接續業務19萬筆、54.1億元。
因利率較商業貸款低,不少居民購買住房傾向于采用公積金貸款,但以前多局限在只能在繳存地進行購房貸款。也就是說,如果一人只在北京繳存過公積金,那么在外地城市購房可能就無法享受公積金貸款。
按照官方定義,異地貸款指繳存和購房行為不在同一城市的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包括用本市資金為在本市購房的外地繳存職工發放的貸款以及用本市資金為在外地購房的本市繳存職工發放的貸款。
過去幾年間,住房公積金繳存人的異地使用也開始逐漸放寬。
按照住房公積金年度報告,2016年發放公積金異地貸款14.74萬筆、512.00億元;2016年末,累計發放異地貸款1003.39億元,余額810.77億元。
2017年,共發放公積金異地貸款14.38萬筆、492.41億元;2017年末,累計發放異地貸款54.24萬筆、1635.18億元,余額1289.73億元。
在公積金提取方面,近兩年來不少地方政府出臺政策,適當放寬了提取要求,為繳存職工提供便利。
但一些機構和個人通過偽造證明材料、虛構住房消費行為等手段違規提取住房公積金,有的甚至形成騙提套取住房公積金“黑色產業鏈”,擾亂了住房公積金管理秩序,削弱了住房公積金制度的互助性和保障性。
針對上述新問題,2018年5月,住建部、財政部、央行和公安部四部委聯合下發通知,要求保證住房公積金制度穩健運行,依法維護繳存職工權益,開展治理違規提取住房公積金工作。
四部委要求,對違規提取住房公積金的繳存職工,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要記載其失信記錄,并隨個人賬戶一并轉移;對已提取資金的,要責令限期全額退回,在一定期限內限制其住房公積金提取和貸款。對逾期仍不退回的,列為嚴重失信行為,并依法依規向相關管理部門報送失信信息,實施聯合懲戒。機關、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繳存職工違規提取住房公積金情節嚴重的,要向其所在單位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