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宏觀 >

        長假不夠?為了契合休假需求 專家吁增設“避暑黃金周”

        2018-10-06 13:51:30 來源: 中新網

        又逢一年國慶。從1999年首個十一黃金周開始,如今,中國人已經迎來第20個十一黃金周。20年,集中休假的假日制度漸漸改變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又逢一年國慶。從1999年首個“十一黃金周”開始,如今,中國人已經迎來第20個“十一黃金周”。20年,集中休假的假日制度漸漸改變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七天長假,你是在“堵”還是在“宅”?你是在景區“被擠”,還是在家里“被催”?你是在“買買買”的路上,還是在參加“婚禮婚禮和婚禮”的路上?

        今年國慶,中新網將為你梳理有關“黃金周”的服務資訊、長假“生存”指南等等,共畫一幅普通中國人的“黃金周”浮世繪。

        【“黃金周”浮世繪】總感覺長假“不夠用”?專家吁增設“避暑黃金周”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6日電(楊雨奇)“十一”黃金周臨近尾聲,你的計劃完成了嗎?是不是剛剛意識到,國慶假期結束后,今年的法定假日已經休完?也許此時的你已經開始感嘆,為何長假總是“不夠用”?

        扎堆結婚、探親訪友、全家旅游……對很多人而言,國慶假期遠比平日更忙。利用長假集中“辦大事”,是因為平日的假期不足?還是現行的假期結構存在問題?

        分散式休假:國人的假期夠用嗎?

        對于不少人來說,想象中的國慶“七天樂”,實際卻常常成了“七天忙”。探親訪友、出門旅游、置辦婚禮,一系列耗時費力的安排,將黃金周擠得滿滿當當。

        常年在北京工作的冬子(化名),戲言自己體驗了“國慶婚禮游”。10月1日、3日、6日,他奔赴邯鄲、萊州、石家莊三地參加婚禮,可謂馬不停蹄。

        就讀于清華大學的秦洋(化名),選擇在黃金周和父母同去內蒙古旅游,“探親、賞景一舉兩得”。

        他告訴記者,不是不知道景點人山人海,只因平日很難等到父母都有空閑,所以只能在國慶期間和父母在景點“團聚”。

        數據顯示,國慶旅游熱多年來持續升溫。原國家旅游局綜合測算,2016年國慶,全國旅游接待人數共計5.93億人次,這一數字到2017已升至7.05億。

        而據文化和旅游部近日發布的《2018年國慶假日前4天全國旅游市場情況》,10月1日至4日,全國接待國內游客已達5.02億人次,多個重點景區(點)客流達到峰值。

        那么,造成國慶長假扎堆結婚、旅游的原因,真的是假期太少嗎?

        公開報道顯示,目前中國法定假日和周末休息日總計為115天,占比超31%。這相當于,中國人每年有近1/3的時間在休假。

        但為何很多人仍感覺假期不夠用?北京外國語大學文創產業研究中心旅游研究所所長劉思敏認為,目前國內的休假總量并不算少,居于世界中等水平之上;人們之所以感覺“假荒”,是因為現行的休假結構不合理。

        劉思敏解釋稱,隨著國內經濟水平增長,人們精神需求提升,旅游成了很多人的選擇。但“風景在遠方”,除了國慶、春節兩個長假外,其他諸如清明、端午等三天假期,并不足以支撐遠游以及長途探親等較為耗時的安排。

        帶薪假期能否破解“集中休假難”?

        一直以來,國家層面始終要求把帶薪年休假制度貫徹落實。2014年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2015年發布《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均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把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納入議事日程,制定帶薪休假制度實施細則或實施計劃;《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則明確,在2020年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實。

        然而截至目前,不少人尚未享受到這一權益。在成都某私企工作的楊尚鑫,入職11年來從未享受帶薪休假。他告訴記者,公司確有這一制度,但自己“不敢休”,因為工作始終都是自己的,假期遺留下的任務,堆在后面反而更難解決。

        數據顯示,主動放棄帶薪休假權益的人不在少數。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發布的《休閑綠皮書:2017~2018年中國休閑發展報告》指出,在北京市有業群體中,2016年有30.1%的人沒有享受帶薪休假。在這些人中,“工作太忙,沒時間休”的占比達45.6%,“單位無帶薪休假制度”“競爭壓力大、擔心失業”等原因位居其后。

        劉思敏對此表示,帶薪休假制度并非促進旅游消費需求釋放的原因,而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他以美國為例解釋說,美國的帶薪休假并沒有寫入法律,但落實情況和休假時長均高于中國,這是因為,我國目前的勞動力市場依然供過于求,人們擔心丟了飯碗,只得無奈放棄休假。

        這也就使得,帶薪休假對不少人來說,依然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長假,特別是國慶長假,仍舊是人們集中出行的首選。

        契合休假需求,專家建議增設黃金周

        誠如《休閑綠皮書:2017~2018年中國休閑發展報告》所說:“休閑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成為發展要務的當下中國,休閑發展面臨重要機遇,也存在各種不足。”

        談及休假的重要性,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盤和林說,適度的休假和人們的幸福指數直接相關,甚至反過來激發人們工作效率,提高生產力。而休假更意味著人們有時間消費,某種意義上更能促進經濟良性發展。

        那么,如何才能完善休假結構呢?盤和林建議采用分時休假的辦法,即由民眾在固定的休假天數中,自己選擇休假時間,以實現“錯峰出行”。

        劉思敏則認為,應恢復原來的五一黃金周,并在8月增設“避暑黃金周”。他解釋說,無論是帶薪休假還是增添小假,都無法真正意義上緩解出行壓力。

        劉思敏表示,人們集中在十月或寒暑期出游,這是消費習慣所決定。且人們回家探親、辦婚禮、甚至領略四季風光都成了剛需,但如今需求卻成了“堰塞湖”,無法徹底得到滿足。所以才有了今天國慶、春節人滿為患的尷尬。

        故而,劉思敏建議在每個季度都設置黃金周,以此滿足大家不同的休假需求。他補充說,其實增設兩大黃金周,只需新增5個休假日,其中2天放在原有3天休假基礎的五一期間,另3天放在8月、連休周末,這樣就能讓每個季度都有黃金周

        關鍵詞: 長假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