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宏觀 >

        我國減稅降費給個人、企業帶來更多真金白銀的實惠!

        2018-10-04 14:25:06 來源: 新華社

        10月1日起,納稅人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通常所說的起征點)統一提高至5000元 月執行,并執行新的稅率表。這為每一個納稅人帶

        10月1日起,納稅人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通常所說的“起征點”)統一提高至5000元/月執行,并執行新的稅率表。這為每一個納稅人帶來真金白銀的實惠。

        “提高起征點,工薪階層將會是最大受益者,其可支配收入增加,有利于企業減小人工成本壓力,也有利于企業人員的穩定。”山東臨沂礦業集團菏澤煤電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高偉告訴記者。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專家分析認為,落實減稅降費措施,是穩定實體經濟發展預期的重要舉措,將為廣大人民群眾、企業帶來更多獲得感。

        財政部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7年,實施營改增改革已累計減稅2.1萬億元,加上采取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清理各種收費等措施,共減輕市場主體負擔3萬多億元。

        今年全國兩會上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目前年初確定的各項減稅降費措施已基本出臺:

        ——深化增值稅改革。包括降低增值稅稅率,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對裝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

        ——進一步降低收費。包括降低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住房公積金,以及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等政府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

        ——支持小微企業、鼓勵創業創新等其他減稅措施。包括提高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將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稅收優惠政策推廣到全國,延長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等。

        中芯國際是世界排名前五的集成電路代工企業。公司2017年成立的集成電路工藝技術研發中心——中芯國際集成電路新技術研發(上海)有限公司,正在進行14納米技術節點的研發,力爭在2019年底前量產。截至今年7月底,企業已收到留抵退稅款7500萬元,有效緩解了資金壓力,為技術研發提供了動力支持。

        重慶市蘇華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向城鄉居民收購廢紙并銷售至造紙企業。增值稅稅率下調1%以后,這家企業僅今年5月就少繳稅109萬元,全年預計減稅1000萬元。

        “省下來的錢會用作企業的發展基金,投資到核心技術和先進產品中。”這家企業有關負責人說,稅收負擔減輕后還將適度調高回收價,讓利于民,切實提升城鄉居民綠色環保意識。

        為使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應對好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財政部及有關部門在確保全年減輕稅費負擔1.1萬億元以上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又出臺新的一系列減稅措施。

        比如,降低物流企業成本,對掛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對物流企業承租的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減半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等;鼓勵科技創新,將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至所有企業;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將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單戶授信額度上限提高到1000萬元;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完善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等。

        “按原來的征收標準,公司應繳納水利建設基金799萬元,如今這筆收費取消了,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減負。”浙江聞泰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財務負責人說,“我們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新產品和新技術研發中去了。”

        隨著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措施的不斷出臺,減負效應逐步釋放。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2868億元,同比增長9.4%,這是年內累計財政收入增速首次回落至個位數。其中,稅收收入增速總體也呈現“前高后低”態勢,8月單月收入9508億元,同比增長6.7%,較7月份11.4%、6月份8%、5月份12.8%的增速明顯回落。受營改增等因素影響,第一大稅種國內增值稅增速也持續下降。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減稅政策效應顯現需要一定的時間。財政部正在研究更大規模的減稅、更加明顯的降費措施。隨著相關政策落地實施,后幾個月財政收入增速將在低位徘徊,但預計全年收入能夠完成年度預算。

        關鍵詞: 更多 個人 企業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