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宏觀 >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布在即 區域GDP首超10萬億

        2018-06-01 18:01:20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上海)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呼之欲出,大灣區的經濟和人口都保持較快增長。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11城GDP之和已經達到了10 22萬億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呼之欲出,大灣區的經濟和人口都保持較快增長。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11城GDP之和已經達到了10.22萬億元,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GDP首次突破10萬億大關,折合美元達15145億美元,仍略低于全球第11大經濟體韓國。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布在即,區域GDP首超10萬億

        GDP首超10萬億

        “粵港澳大灣區”由“9+2”城市組成,即(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土地面積合計約5.6萬平方公里,比紐約、舊金山和東京三個經濟區的面積總和還大。

        粵港澳大灣區僅憑借占比0.6%的國土面積,貢獻率占全國GDP總量的12.57%,是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灣區。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的GDP總量,與紐約灣區相當,不過仍與東京灣區有不小的距離。

        11個城市中,香港、深圳和廣州是整個灣區的三大龍頭城市。其中,香港以23049億元位居榜首,深圳以22438億元位居第二,與香港的差距僅為611億元,廣州以21503億元位居第三。這三個龍頭城市體量相當,各具優勢。

        從地理位置上看,珠三角西岸發展程度明顯不如東岸,龍頭城市也主要位于東岸。另外,沒有龍頭不行,但是龍頭太多了也存在如何協調合作、發揮各自優勢的問題,這也是未來粵港澳大灣區需要解決的一個重點。

        在人均GDP方面,去年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均GDP達14.7萬元,約合2.18萬美元,相當于東京灣區的一半左右,紐約灣區的三分之一,舊金山灣區的五分之一。

        分城市來看,大灣區內部各個城市的落差較大,既有港澳這樣遙遙領先的發達經濟體,也有江門、肇慶這兩個人均GDP低于中國內地平均水平的欠發達地區。

        其中,澳門人均GDP達到了52.1萬,折合美元達7.71萬美元,是最后一名肇慶的近十倍。香港以人均31.1萬位居第二,折合4.6萬美元。超過大灣區平均水平的還有深圳(17.9萬)、廣州(14.8萬),珠海則與平均水平相當。而“世界工廠”東莞,人均GDP只有9.1萬,與平均水平仍有較大距離。

        不過,這樣的落差,也意味著未來大灣區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在目前灣區核心城市功能由制造中心向生產服務中心轉移,核心城市對周邊小城市、外圍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更為顯著,從而形成產業在灣區范圍內的合理梯度分配體系。

        專家認為,當前珠三角制造業比較發達,整體處于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的過程中;香港、深圳等部分城市已出現創新型經濟特征。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7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深圳-香港地區超越硅谷所在的舊金山灣區,在全球創新集群中排名第二,僅次于東京灣區。為打造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邁向世界級科技創新中心主要承載區奠定堅實的基礎。

        人口接近7000萬

        在經濟活躍、快速發展的同時,大灣區的人口集聚和流入勢頭也十分強勁。目前大灣區11城人口之和達到了6956.8萬,接近7000萬大關,是世界四大灣區中人口最多的。

        其中,深圳、廣州和佛山增長勢頭非常迅猛。廣東省統計局4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廣東常住人口總量繼續位居全國之首,占全國人口的8.03%,比上年提高0.08個百分點。2017年末,廣東常住人口11169萬人,比上年增加170萬人,增長1.55%,增幅同比提高0.17個百分點。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622人,為全國的4.29倍。

        同時,常住人口進一步向珠三角中心城市集聚。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末,廣東常住人口區域分布總體格局沒有發生改變。2017年,珠三角人口數量比上年增加152.05萬人,增幅同比提高0.42個百分點,比同期全省常住人口增幅高出0.98個百分點。深圳、廣州兩個超級大城市的人口分別比上年凈增61.99萬人和45.49萬人,位居全國第一、二位。兩市常住人口增幅占同期全省以及珠三角常住人口增量的63.22%和89.44%。

        廣深之外,佛山的人口增量也達到了19.4萬,增量超過了武漢、成都、鄭州等中西部的大城市,位居全國第六。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新一輪發展過程中,工業4.0、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在廣東尤其是珠三角的發展空間很大。除了產業基礎之外,珠三角地區還擁有良好的氣候、生活環境、便捷的軌道交通,珠三角形成的一小時生活圈,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業所需的高素質人才,因此,高端制造業在珠三角擁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吸引人口的不斷流入。

        今年5月,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發布的“廣東智庫論壇”系列成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2018)》指出,從年齡結構上看,大灣區人口年齡結構較輕,勞動力人口比重高,使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充分活力,灣區可持續發展的人口動力強勁。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15-64周歲的人口規模為5181.23萬人,占總人口的76.22%,比全國平均水平高了3.72個百分點。

        報告還提出了大灣區未來建設的四大建設重點,包括強化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建立系統化、分層次的人才引進機制和相關人才培養、科研攻關體系,大力營造培育人才、引進人才的軟環境;以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四大核心城市作為支撐,帶動土地、產業鏈、生產率等要素的空間布局優化,綜合帶動其他城市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南沙、前海、橫琴三大自由貿易區,打造粵港澳自由貿易港,通過自由貿易區、貿易港建設,帶動高端資源“引進來”,推動自主創新成果“走出去”。

        按照去年底廣東省印發的《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廣深科創走廊規劃范圍為沿廣深軸線區域,具體為北起廣佛交界處,經廣州主城區、東莞松山湖、深圳主城區,南至深圳大鵬新區,沿廣深高速、廣深沿江高速、珠三環高速東段、穗莞深城際、廣九鐵路等復合型交通要道所形成的創新要素集聚區域,長度約180公里。規劃指標數據統計范圍為三市全域。

        彭澎分析,珠江東岸的廣深鐵路、高速公路是全中國最繁忙的交通通道,也是最重要的產業帶,交通發達,產業形態多樣化,在這個地方打造廣深科技走廊具備了良好的基礎。

        表: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經濟及人口情況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布在即,區域GDP首超10萬億

        關鍵詞: 灣區 粵港 澳大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