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即將對人工智能識別癌癥押下重注。英國《衛報》獲悉,英國首相特里薩·梅(Theresa May)將投入數百萬英
5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即將對人工智能識別癌癥押下重注。英國《衛報》獲悉,英國首相特里薩·梅(Theresa May)將投入“數百萬英鎊”用于研究人工智能早期診斷癌癥和慢性疾病。
英國將投入數百萬英鎊研發人工智能識別早期癌癥
根據特里薩·梅的演講,該技術可以減少“可避免的死亡”,預計到2033年,這項技術每年可以挽救22000人的生命。到2035年,這項技術還能幫助病患延續5年的健康生活。
為了讓人工智能診斷癌癥,英國國家衛生服務機構將向精于大規模數據處理的互聯網公司提交大量的遺傳和醫療信息。換句話說,這些公司可以直接從處理通常由政府機構管理的敏感個人數據中獲利。
今年1月,特里薩·梅提出為數據倫理委員會提出一項計劃,但這不太可能完全抹去有關數據可能被濫用或通過缺口落入不法之手的擔憂。
出于這樣的擔心,對該領域投資的承諾很容易產生復雜的反應。它既可以節省人力,也可以節省資金,但批評者可能會說,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現有的業務沒能獲得足夠的資金。既然醫院可以馬上使用這些資金研發現有項目,為什么還要花費大筆資金開發不確定的技術呢?就算成功,人工智能進行癌癥的診斷可能非常有價值,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尚且健康的時候,接受如此不確定的“可能患癌”預測。
盡管如此,很少有政府以這種公開的方式承諾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醫療診斷——這可能會引起其他國家的效仿。
關鍵詞: 外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