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宏觀 >

        5G時代何時到來 國產手機寒冬真來了?

        2018-02-13 08:57:00 來源: 騰訊

        狗年春節將至,國內手機市場卻迎來一個壞消息,今年1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了16 6%。2017一整年國內智能手機廠商都過得不好,除小米

        狗年春節將至,國內手機市場卻迎來一個壞消息,今年1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了16.6%。2017一整年國內智能手機廠商都過得不好,除小米外華為、OPPO、vivo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受市場飽和、硬件創新乏力、換機潮結束等因素影響,這一下降趨勢或會延續整個2018年。

        國產手機寒冬真來了?

        2017年是中國手機市場重要的轉折之年,據市場分析機構Canalys提供的數據,國內智能手機市場2017年出貨量下降4%,結束了國內智能手機八年高增長。而今年1月,國內手機再度下降散發了不好的信號,預示著今年或將延續去年的跌勢,這對以國內市場為主要陣地的國產智能手機品牌來說是個極壞的消息。

        雖然去年全面屏、AI手機等概念火爆,但仍舊不能掩蓋智能手機創新乏力的事實。首先,華為帶動的AI手機概念并未在實用層面上讓消費者擁有直觀的感受,導致火熱一陣后即銷聲匿跡。其次,全面屏因為iPhone X的推出引起一陣模仿潮,可偽全面屏的質疑,也使得這一硬件創新影響力大幅下降。除此之外,整個智能手機市場創新乏善可陳,一時間讓人看不到市場的未來。

        這一年來,由于國產智能手機集體推行全球戰略,國產智能手的觸角延伸到非洲、東南亞甚至歐洲等地。然而在全球高端智能手機市場,蘋果、三星仍是無法撼動的雙雄,除了華為在歐洲高端領域與前兩者有一定實力爭奪,大多數國產智能手機出海仍舊是走的低端市場。

        據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蘋果、三星占到全球智能手機利潤的86%,國產手機華為、OPPO和vivo每部利潤分別為15、14和13美元,小米低至2美元。由于國外智能手機市場同國內的差異性,銷售硬件靠軟件盈利的思路并不可行(國內由于Google被屏蔽,各大智能手機可以提供增值服務二次盈利),刷量模式的低端出海未來并不樂觀。

        4G手機飽和是下滑主因

        2010年iPhone 4的上市,以及3G網絡的普及,正式開啟了智能手機時代。自此之后全球進入智能手機換機潮,2010-2012這三年皆以100%的速度增長,此后智能手機普及到一定的份額增速開始放緩。2014年4G的到來,帶動國內智能手機的第二波換機潮。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近一年來,除了2017年7月,4G手機都占到出貨量的九成以上。

        4G之后,備受期待的5G距離商用尚有一段時間,業界預測5G大規模商用要等到2020年,而全面普及甚至要更久。可以說,國內智能手機的首次下滑,就同4G普及飽和有很大的關聯。可以說發展至今,智能手機在硬件與軟件上進行革命創新已十分困難。

        5G由于至少10倍于4G的峰值速率,必將會帶來一次大規模的換機潮,然而遠水畢竟解不了近渴。

        5G來臨前該如何度過寒冬?

        由于4G網絡剛剛普及,5G網絡的全面到來將沒有如此迫切,因此短期內三大運營商很難投入巨資快速推動5G商用。另外,4G已經大大改觀移動上網的體驗,即使5G網絡來臨,能否帶動新一次換機潮仍要打上問號,因此,手機廠商必須找到過冬方式,否則很可能在第三波換機潮前就已死掉。

        既然國內手機市場下滑是大趨勢,那在5G的到來前的短暫寒冬里,國產智能手機該如何度過?筆者認為只有三條路可走。

        首先,品牌高端轉型。從全球智能手機利潤上對比,國產智能手機占據很小的一部分,然而這已經比往年負利潤強上不少,這一變化主要靠華為、OPPO、vivo的帶動。在國產智能手機領域里,華為是高端化最成功的案例,如今在歐洲500~600歐元價格的高端智能機市場,華為份額達到了14.3%。、OPPO、vivo相反是國內在中端領域做得最好的品牌,因此也有著極高的盈利能力。

        然而,因為大力推動紅米拉低品牌,小米一直未能突破低端印象,因此利潤也被限制在較低的2美元左右。因此可以看到,智能手機市場利潤同品牌卡位的高低呈正比。國產智能手機想要扛過寒冬,必須及時提升品牌高端化,在走量時代結束后,擁有足夠的利潤才能度過這個寒冬。

        其次,硬件創新突破。雖然去年全面屏、AI芯片等并未產生現象級硬件革命。但iPhone X與華為Mate 10憑借前兩者仍舊獲得市場的熱捧,在智能手機同質化愈趨嚴重的今日,任何能夠帶來差異體驗的硬件創新都會左右用戶的選擇。

        例如,iPhone X開售時一度缺貨,就同其配備的全面屏和face ID這兩項創新有關。由于智能手機普及率已經非常之高,第一代智能手機用戶相比以往更易辨別一項創新的價值,因此,各大智能手機廠商無論在攝影、屏幕、電池還是外觀上,任何實質突破,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

        最后,放棄機海戰略主攻旗艦機。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1月國內智能手機上市新機型共51款,同比下降19%。這也同用戶愈發可辨別智能手機好壞有關,以往廠商為了提高銷量,都會選擇機海戰術,通過提供多檔位的硬件配置、價格區間供用戶選擇。然而我們發現,這種手段,隨著用戶的認知力提升而效力下滑。

        而且,隨著中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提升,此前機海戰術往往是低端走量的做法,因此拋棄機海戰術已勢在必行。從數據上來看,今年上市機型數量已經大幅度下降,這也是市場變化倒逼著廠商縮減戰線。然而與其被迫放棄機海戰術,不如主動出擊,在許多品牌尚未意識到這一趨勢時,將精力放在少量的旗艦機型上,早日完成中高端形象轉變,才能在寒冬中占據優勢。

        5G來臨之前,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將有一場持續很久的寒冬期,早早著手準備,才是度過這一危機等待下一個黎明到來的正確姿勢。

        關鍵詞: 寒冬 國產 時代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