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宏觀 >

        阿里騰訊春節不玩紅包改撒幣?騰訊八大派PK阿里直軍

        2018-02-08 09:23:00 來源: 人民網

        阿里騰訊春節不玩紅包改撒幣 新零售上演iOS安卓之爭臨近農歷春節,二馬不再為發紅包爭得面紅耳赤,一反常態圍繞新零售大打出手。在過去的

        阿里騰訊春節不玩紅包改撒幣 新零售上演iOS安卓之爭

        臨近農歷春節,二馬不再為發紅包爭得面紅耳赤,一反常態圍繞“新零售”大打出手。在過去的一個半月里,騰訊撒幣百余億相繼投資永輝、萬達商業、家樂福、海瀾之家、步步高等知名度極高的實體零售企業。就在昨日,阿里也出資46.8億元投資萬達電影。

        傳統戰爭中無論中外在春節、圣誕這樣的重大節日來臨前都會短暫偃旗息鼓,不過在爭搶新零售高地這個戰役里,AT似乎都已等不及。

        新零售火爆:AT上演iOS安卓之爭

        自2016年10月馬云首次提出這一概念,至今大多數人對“新零售”的認識還停留在實體店里的移動支付上,但這并不阻礙它的火爆。一年多來在阿里、騰訊、京東、萬達、家樂福等線上線下巨頭的共力下(具體叫法各不相同),零售的線上線下融合開啟野蠻成長的節奏。隨著萬達、家樂福等的站隊,狗年春節之前新零售AT雙巨頭格局正式落定。

        其實線上線下零售融合的探索要比新零售概念出現的更早,2011年蘇寧推出蘇寧云商、2015年家樂福的線上商城與APP相繼上線,這一年萬達旗下做實體商業數字化平臺的飛凡也正式推出。時至今日,前者早已站隊阿里,后兩者也剛剛加入到騰訊陣營。若以線上線下陣營劃分來看,這無疑是線上巨頭的全面勝利。

        春節前AT幾則投資消息確定了一個事實,新零售這個未來趨勢將以線上牽頭為主,實體商業將成為被合作者或跟隨者。就像騰訊將零售線上線下的融合定名為“智慧零售”一樣,AT走著截然不同的路線。阿里巴巴更傾向于自建和控股,如自建盒馬生鮮、阿里零售+,私有化銀泰,持續增資餓了么成第一股東。

        騰訊的投資邏輯則和阿里截然不同,騰訊一般不會謀求成為第一股東,更不會要求對投資公司的控制權,幾乎都是以合作為主。例如騰訊雖然已是京東第一股東,然而實際控制權仍掌握在劉強東手里。近日對永輝、萬達商業、家樂福、海瀾之家、步步高等投資,都不影響原有管理團隊對企業的控制。

        在新零售這場戰役里,主要兩個玩家AT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模式。如步步高集團總裁王填所言“阿里的新零售是個蘋果系統,你就在他封閉的系統里跟著一起玩。騰訊感覺有點像安卓系統,大家在這個系統各玩各的,這就是這兩個體系現在最大的差別。”

        合縱連橫:騰訊八大派PK阿里直軍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阿里新零售是以自身意志為主,自上而下貫徹的推進;騰訊的新零售卻允許合作伙伴各自為政,但在有關合作中必須占據排他甚至優選的地位。

        因此阿里在無法控制美團時,就選擇了低價拋售股權。而騰訊不僅帶去龐大流量并給于自主權,合作伙伴們也投桃報李,如京東徹底關閉支付寶的通道,美團、唯品會等平臺上默認支付方式中微信支付都在支付寶之前。

        目前來看,阿里的新零售模式更適合對自主要求不高的零售商,相比之下騰訊則是個更好的合作伙伴。一個走中心化策略,一個走去中心化。阿里的新零售打造的是一只強控的直軍,相反騰訊智慧零售則是一個大聯盟。

        阿里2014年入股銀泰,2015年又與蘇寧牽手。自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后開始加速進程,相繼戰略入股三江購物、聯華超市和新華都等,并打造如盒馬鮮生、零售通、淘咖啡無人便利店等新興業務。在新零售中阿里已探索出四大模塊,自營類型的盒馬生鮮、銀泰商業;平臺類型的是阿里零售+、阿里零售通。但無論自營還是平臺,阿里都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

        相反,騰訊對新零售的探索此前一直交給京東,近日才開始投資線下零售巨頭,從后臺轉戰到前臺。時至今日,騰訊系新零售形成各不相屬的八大派系,線上:京東、唯品會、拼多多、美麗聯合;線下萬達商業、永輝、家樂福、海瀾之家。在騰訊系里既有其提出的智慧零售;也有京東推進的無界零售;還有萬達旗下飛凡主打的新商業概念;其他各方也都有自己的零售探索,該聯盟很像智能手機里的安卓陣營。

        形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AT兩巨頭在新零售布局上的邏輯差異。對于阿里而言,是要打破線上線下零售界線,將阿里零售帝國由線上擴張到全局。騰訊則更側重于開發QQ、微信龐大的流量,在游戲、娛樂等產業騰訊已做到極致,零售則成為流量變現新的想象空間。

        因此,阿里強調自己建立規則,構建新零售的大平臺,復制在線上的商業模式。曾多次嘗試電商折戟的騰訊,則更傾向于強強聯合,希望合作伙伴們各自發揮長處,多層次開發社交流量的價值。

        年底AT紛紛拿出巨資投入實體巨頭,預示著雙方新零售之戰在年底就已上演,究竟是效率更高的阿里直軍代表未來,還是百花齊放的騰訊聯盟是大勢所趨,這一切都要等待時間給予答案。

        新零售代表未來已無懸念,中小玩家被迫站隊

        新零售代表著未來,這不是因為AT在強力推進,而是零售線下線上的融合符合用戶真實的需要。可以說即使沒有“新零售”概念的提出,零售線上線下融合也會自然演進。

        就像以互聯網手機姿態重構市場的小米,如今開始大踏步開啟實體店戰略,截至2018年1月13日,小米之家全國范圍內門店數突破300家。而作為曾經線下電器巨頭的蘇寧,2017年前半年線上自營收入占一半。

        傳統零售中,電商與實體形成兩個封閉的陣營,因此造成許多不便。例如,許多用戶會到服裝實體店里試穿合適后,再登陸電商平臺下單更便宜的同型號商品。而一些電商用戶也常常會出現因為外出,導致包裹無法及時查收退貨,轉而在實體店另行購買。

        這只是兩個淺顯的案例,從優劣勢來看,電商優勢是價格與服務,劣勢是品控與時效;實體優劣勢正好相反。

        阿里巴巴和騰訊的雄厚資本、線上流量優勢以及線下移動支付優勢,使它們成為新零售兩大玩家,那中小玩家有無機會?如果從做平臺的方向而言,將機會渺茫。但若站在零售角度,AT的布局反將助力中小玩家早日實現零售的融合。

        阿里雖然自營了盒馬生鮮和私有化銀泰,但目的是作為新零售的兩個重要嘗試,平臺化仍舊是阿里新零售的必然方向。而騰訊更多的是要把社交流量變現,因此一面對自建新零售模式京東輸出流量,一面也不忘力推小程序滿足中小實體商家的導流需求。在這個年末雙巨頭不玩紅包改撒幣,新零售加速時代已來臨。

        關鍵詞: 騰訊 阿里 紅包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