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先后兩次推出1 6L及以下排量車型購置稅減半政策,第一次在2009年,第二次則是在2015年。從2017年開始,購置稅優惠政策逐步取消,即從5%
我國先后兩次推出1.6L及以下排量車型購置稅減半政策,第一次在2009年,第二次則是在2015年。從2017年開始,購置稅優惠政策逐步取消,即從5%加到7.5%;2018年1月開始再由7.5%加回到原10%水平。
車市已連續三月遇冷,而四季度的車市銷量也仍將充滿挑戰。如果車市遇冷局面繼續擴大,中國乘用車市場年度銷量將迎來自1990年后的首次下降。
日前有外媒報道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曾向國家金融和商務部門提交文件,建議將汽車購置稅減半。為了提振車市,行業傳聞稱,國家考慮恢復汽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受此消息影響,10月30日開盤,汽車股集體大漲。
不過,這一說法已被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官方否認。“我們沒有得到相關消息,由于今年購置稅優惠政策剛退出,加之購置稅要立法,出臺購置稅優惠政策的可能性不大。”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兼產業協調部主任郎學紅昨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曾兩次提振市場
“6月份,就有很多協會都提出過相關問題,后來政府發布關于促進汽車消費的文件中都沒提購置稅這個事兒,只是提出了一些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政策,后來從外媒傳過來了這個消息,歐美汽車股也開始跟著上漲。2017年車市剛剛被刺激完,如果再來一輪,太緊迫了,所以可能性沒那么大。”國機汽車(6.390,-0.01,-0.16%)市場營銷部高級經理王存對記者表示,這個政策可以讓市場快速反彈,但是2016年反彈就沒第一次那么大。
此前,我國先后兩次推出1.6L及以下排量車型購置稅減半政策,第一次在2009年,第二次則是在2015年。從2017年開始,購置稅優惠政策逐步取消,即從5%加到7.5%;2018年1月開始再由7.5%加回到原10%水平。
天風證券(5.530,0.50,9.94%)發布的報告顯示,第一次購置稅減半對車市的刺激效果非常明顯,2009年狹義乘用車銷量增速大幅增長47.2%,第二年購置稅為7.5%時,增速為34.4%,購置稅2011年恢復正常后乘用車增速大幅放緩,這說明該政策有效提振了消費者需求。第二次購置稅減半政策從2015年10月1日開始,2016年狹義乘用車增速為17.6%,2017年為2.7%。相比2015年,購置稅的減免仍然有提振需求的功效,但是當相關部門為了應對車市低迷第二次開出同樣的處方時,效果卻沒有上一次那么明顯:2017年狹義乘用車僅僅2.7%的增速。
“十幾萬的車,購置稅減了,其實也就幾千塊的事兒。再推這個政策,要看換購需求強不強,本身車市冷,經銷商給出的優惠幅度就很多了。這個時候政府再有一個政策的導向,本身想要換購的人就會去買車,政策刺激針對的是這部分群體,政府要衡量這個基數大不大,值不值得推。”王存說,就整個市場來看,由于汽車保有量的問題,政策對市場的拉動效果不會特別好。
中融創投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鶴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達了類似的看法。在他看來,此次的車市遇冷實際上是理性回歸,如果不是購置稅減半政策因素的影響,去年車市就會呈現負增長。
曹鶴指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汽車保有量已趨近飽和,現在80%的家庭基本上都有車,因而新車購買的需求不強。加上經濟疲軟的預期影響消費者購買心理等客觀因素,一些四五線以后的居民收入受到了影響,因而造成了車市遇冷的局面。“現在房貸的壓力也很大,樓市擠壓車市也是很大的因素。”
市場不能靠減稅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汽車產銷量分別下降了11.71%和11.55%,這是今年以來連續第三個月出現車市銷量負增長的情況。中汽協還表示,四季度銷量同比數字仍將充滿挑戰。
英國調查公司IHSMarkit預測,2025年的全球新車銷量預計為1.1億輛左右,比2017年只增加約1600萬輛——2010年以來,全球汽車銷售每年以超過5%的增速穩步擴張,但到了2018年,前景黯淡似乎前所未有。該機構的觀點是如果購置稅減半政策能再次出臺,或將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國內汽車市場。
“這個政策反復用了很多次了,購置稅還要立法,而且剛剛取消又恢復,這也太隨便了。即便是政府要恢復,我個人也不太贊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對記者表示,中央政府一直強調要發揮市場的力量,政策刺激市場不是市場行為。“當前車市遇冷可以通過盤活存量,來拉動需求。比如,調整二手車政策讓市場活力恢復。鼓勵市場開發金融產品,讓消費多元化。”羅磊說,要形成正常的新陳代謝機制,否則政策一停市場就下滑。
在王存看來,如果恢復購置稅減半政策,其對市場有序競爭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現在市場趨于飽和,車市競爭加劇,汽車行業發展需要真正的優勝劣汰了。如果通過政策刺激汽車銷量,一些發展較弱的車企會繼續生存,也不做出相應的調整,這對它們是極其不利的。”王存表示,工廠和生產線的固定成本很多,銷量越大,單車成本就越低,如果在市場化的競爭中銷量上不去,產品和經營不行的車企自然就會被淘汰。“這考驗的是車企系統性抗風險的能力,股比政策放開也是類似的道理。”
郎學紅認為,今年四季度,我國汽車市場的降幅預計會繼續維持9月份的水平,不會出現明顯擴大的情況,全年降幅預計在3%左右。“個人判斷,2019年,會更加困難。2020年我們是不是能夠企穩?我們需要經過三年左右觸底再恢復到原有的2800萬輛左右的規模。但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的汽車市場還遠沒有飽和,我們未來銷售頂點也不會是3000萬輛。我們會孕育更多新的發展生機,越是在危機的時候,越是有很多發展的機會,我們認為,未來還會有一輪相對比較高速的增長,比如說5%左右。”郎學紅如是說。
關鍵詞: 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