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馬蜂窩數據造假”風波持續發酵 買粉、買點擊業務被曝“繁榮”

        2018-10-24 15:12:29 來源: 每經網

        馬蜂窩數據造假風波持續發酵。10月22日23時21分左右,自媒體小聲比比發布針對馬蜂窩造假門的第三篇文章——《我承認,我們是有組織攻擊馬蜂窩的

        “馬蜂窩數據造假”風波持續發酵。10月22日23時21分左右,自媒體“小聲比比”發布針對馬蜂窩“造假門”的第三篇文章——《我承認,我們是有組織攻擊馬蜂窩的》,對22日早間馬蜂窩所發布的官方聲明中,關于點評數量、點評占比、“甩鍋”商家等觀點提出質疑。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上馬蜂窩方面,截至發稿,馬蜂窩方面未有最新回應。不過有媒體報道,馬蜂窩創始人兼CEO陳罡23日最新回應稱,在餐飲等點評數據方面確實存在部分問題,但遠沒有外界表述的那么夸大。馬蜂窩也已開始對相關問題進行整改,但其表示對相關表述中的大量“抹黑”行為,將交由法律判定。

        馬蜂窩數據造假事件爆發后,UGC(用戶原創內容)平臺、OTA(在線旅行社)甚至電商平臺刷單、造假等現象,重回大眾視野。在22日的聲明中,馬蜂窩便表示,平均每周處理逾2萬條違規廣告。

        在此次事件的輿論風口浪尖,記者在某電商平臺隨機搜索,找到多家提供馬蜂窩點評、游記造假服務在內的商家。業內人士表示,爬蟲抓取、抄襲和造假在互聯網行業并不少見,甚至成為很多平臺和商家屢試不爽的“捷徑”。點評造假為何屢禁不止?

        馬蜂窩持續被捅

        “開戰今晚第三篇。”10月22日晚6點49分,馬蜂窩“數據造假”爆料人“梓泉”發布朋友圈,并貼上一封訴訟服務告知書的照片。根據告知書,馬蜂窩起訴深圳乎睿數據、丁子荃(即梓泉)名譽侵權案獲立案,經審核已由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接受材料,目前案件已依規進入法院多元調解案件系統。

        就在“梓泉”宣稱“開戰”的7個小時前,記者到訪了馬蜂窩位于北京的總部所在地。

        正值午餐時分,整體色調呈黃色的馬蜂窩大樓,進進出出的大多為一張張青春面孔,一些員工談笑風生,似乎一點也沒有被近日的造假風波所困擾。面對自媒體賬號“小聲比比”的兩篇質疑文章,馬蜂窩相關負責人僅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正在走法律程序。”

        在此之前,記者已聯系上“梓泉”本人,并嘗試通過郵箱聯系乎睿數據團隊。22日晚間23點21分左右,“小聲比比”發布針對馬蜂窩“造假門”第三篇文章。在該文中,“梓泉”針對22日早間馬蜂窩的官方聲明提出質疑。

        為外界所關注的是,馬蜂窩在發布的官方聲明中表示:“點評內容在馬蜂窩整體數據量中占比2.91%,涉嫌虛假點評的賬號數量在整體用戶中的占比更是微乎其微,馬蜂窩已對這部分賬號進行清理。”馬蜂窩進而認為,自媒體所述用戶數量,與事實和第三方機構的數據都嚴重不符,同時,馬蜂窩也指出,之所以會有造假現象,應歸結為“不法商家的違規行為”。

        對于上述馬蜂窩聲明中說法,“梓泉”則認為是偷換概念、避重就輕。

        “梓泉”在第三篇文章中具體稱,按照馬蜂窩的官方宣傳,其旗下有2100萬真實點評。倘若這2100萬條“真實點評”占的是“條數”的2.91%,則馬蜂窩的游記、攻略有7億條(即剩下的97.09%);而倘若2.91%占的是“數據大小”,這一比較亦無意義。因為,一篇游記的數據量可能就是一篇點評的幾萬倍。若果真如此,即便數據量是2.91%,亦十分重要。“梓泉”據此認為,馬蜂窩點評內容僅為2.91%的說法為“偷換概念”;點評內容占比“微乎其微”的表述為“避重就輕”,并質疑其將違規行為歸咎商家為“順手甩鍋”。

        不僅如此,“梓泉”的文章還表示“有更多證據,已經做好了公正和司法鑒定,將在接下來逐步放出”。

        記者就該文的相關質疑,向馬蜂窩方面求證,不過截至記者發稿,馬蜂窩方面尚無回應。

        據《21世紀經濟報道》,馬蜂窩聯合創始人兼CEO陳罡23日最新回應稱,針對這幾天網上出現的“馬蜂窩點評數據相關問題”,馬蜂窩已認真進行自查,核實結果顯示,馬蜂窩在餐飲等點評數據方面存在部分問題,但遠沒有外界所表述的那么夸大。馬蜂窩一開始對相關問題進行整改,重新梳理工作流程,堵住漏洞。但對相關表述中涉及大量明顯“抹黑”行為,將交由法律判定。

        隨著“馬蜂窩數據造假”事件的持續發酵,乎睿數據團隊開始逐步對外發聲。10月23日凌晨4點34分,記者收到乎睿數據團隊的書面郵件。在郵件中,乎睿數據提供兩個附件——乎睿數據官方聲明與完整報告PDF版。

        在官方聲明中,乎睿數據對事件的起源、發展作出解釋,稱“曝光馬蜂窩數據造假,純屬順手為之,沒有針對任何個人或企業”。

        買粉、買點擊業務“繁榮”

        “沒事,刪了及時補發。”10月23日下午,某電商平臺一位賣家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來最新回復。

        馬蜂窩數據造假事件爆發后,包括OTA、UGC平臺甚至電商平臺的數據造假現象重回聚光燈下。馬蜂窩在聲明中稱,平均每周處理26000條違規廣告,查封15000個違規賬號。

        記者隨機在某電商平臺搜索、查找,便找到多家提供“數據服務”的商家。幾輪對話后,一位商家(A商家)給記者發來了報價單,稱“這個是其他客戶做的,全套”。

        根據報價單,商家A可在馬蜂窩上提供五方面的數據服務(或稱“推廣”)——“游記”(文本創作)、“游記發布”(發布在平臺上)、“游記推廣”(進行排名推廣)、“游記提及”以及“商戶店鋪”(即點評)。一套共18520元,優惠價格為14800元。

        與此同時,另一位商家(B商家)告訴記者,其所提供的游記為“精品偽原創”(“不是原創”),每千字收費120元。此外,“排名維護”每月每篇1200元,“游記提及”每篇60元,點評每條6元,總價為上份報價單的70%。該商家對記者稱,“干馬蜂窩6年了”,隨后向記者發來十余個軟文網頁鏈接。

        “咱們這個(虛假數據)會不會被馬蜂窩那邊發現,然后刪除呢?”記者問道。“我們應該是最強了,刪了維護期間及時補發。”B商家回答稱,5元賬號和“給你寫的點評的質量”根本沒法看。

        值得一提的是,B商家還對記者說,“這價格誰給報的,誰干這個我都熟。”在獲悉B商家的報價遠低于自己后,A商家向記者列出三點:“我們發布的游記排名比任何一家排名都好”“點評商家的賬號和點評的質量我們比任何一家都好”“我們是唯一一家馬蜂窩做得效果最好的推廣商家。”5元賬號和“給你寫的點評的質量”根本沒法看,A商家強調。

        “那你們這個不會被平臺檢測,然后會被刪帖嗎?”記者拋出相同的問題給A商家。

        “幾率小,如果你沒有把信息暴露出去,基本不會,除非你在我這咨詢了,在其他家也問了,為了報復你,投訴你,網上很多啊。”商家A表示,“我之前合作了一家30萬的單子,他咨詢了兩家,結果訂的我們家,那個人就使壞啊,然后我知道那個是他做的,我找他跟他談。”

        在此基礎上,他聲稱,“我的微信有3000個人,基本都是我的客戶”,“有的人選錯了,估計再也不敢推廣了,有些人選對了,就推廣了6年,這就是我客戶這么多的原因”。在一番“苦口婆心”的同時,A商家給記者更新一個價格更低的價目表。

        當然,數據造假黑產不止在馬蜂窩,記者搜索發現,相較于馬蜂窩“推廣業務”,實際上從事UGC平臺的買粉、買點擊等業務更加“繁榮”,而電商平臺刷單等痼疾更是屢見不鮮。

        虛假點評、刷單等亂象,為何在互聯網電商平臺、旅游OTA平臺甚至UGC平臺屢禁不止?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評論抄襲、數據造假屬于普遍行為,不僅是旅游網站,其他的點評類網站,包括電商平臺都一直存在虛假點評、水軍等現象。其中既有平臺所為,也有商家所為,一般情況下是商家所為。

        與抄襲、造假的普遍行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對此類現象的懲罰案例少之又少。據趙占領透露,目前判刑的只有今年上半年上海有一例,其他少部分有工商管理部門進行罰款。這或許也是在各大互聯網平臺虛假評論、水軍猖獗的重要原因之一。

        關鍵詞: 馬蜂窩 風波 業務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