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國內電動車行業嘗試自主研發 企業欲通過生產基地抱團出海

        2018-10-24 10:25:55 來源: 每經網

        一款國產三輪電動車在歐美市場的售價折合人民幣約為8000元(不含稅),這價錢足以讓你嘖舌。但它的背后是240萬元研發的強大支撐。10月15日,

        一款國產三輪電動車在歐美市場的售價折合人民幣約為8000元(不含稅),這價錢足以讓你嘖舌。但它的背后是240萬元研發的強大支撐。

        10月15日,在第124屆廣交會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親眼見到了這臺由浙江三葉集團研發生產的“傳奇”電動車。

        這款電動車的設計、建模、研發費用不菲,但面對看似不成比例的投入和產出,商家卻直言:“不吃虧!”

        花大價錢是為搶奪自主定價權說到電動車,大家對它的第一印象似乎還停留在組裝、低價上。臺州通力摩托車有限公司外貿經理杜先瑞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就指出,國內摩托車行業,包括電動車行業,都曾經歷過抄襲模仿、組裝生產帶來的陣痛和打擊。“尤其是電動車領域,由于行業內產權保護意識比較薄弱,導致惡性競爭、低價競爭。最后的結果就是把行業口碑做砸。”

        由于相互抄襲并以低價搶占市場,國內電動車行業一時間如雨后春筍般冒出。

        據廣交會官方網站統計,上一屆廣交會參展的兩輪車企業多達300多家(包括燃油和電動車),參展產品接近3000款。

        本屆廣交會相關數據雖然還未公布,但記者從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商務局了解到,僅黃巖區就有包括浙江三葉集團在內的9家新能源電動車企業參展。

        盡管數量依然龐大,但你若還抱著電動車=簡單組裝的想法,那就大錯特錯了。

        記者通過實地走訪了解到,雖然現如今不同的電動車企業實力存在懸殊,自主研發的程度各不相同,但幾乎所有商家都摒棄了單純的組裝生產,嘗試走成本高、回本慢的自主研發。

        這又是出于怎樣的目的呢?答案就是自主定價權。

        杜先瑞對記者明確表示:“(這樣做)一個很關鍵的目的是為了能夠獲得自主定價權。”

        趙磊也表認為,自主研發的產品無論是在定價還是在打造品牌方面,都具有更大的優勢。

        當然,“自主定價權”還應該在更大的視野中去審視。

        據中國自行車協會統計,截至2016年,中國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達2.5億輛,電動三輪車社會保有量達5000萬輛。有權威數據顯示,當前電動車行業年產能在3000萬臺左右,超出市場需求近700萬臺,且主要生產基地集中在天津、無錫、臺州等東部沿海城市。

        但隨著市場飽和以及新國標懸而未決,電動車的發展面臨著銷量持續下滑、產能過剩的困境。而通過國際市場突圍成為走出瓶頸的關鍵一步。

        趙磊也說:“國內電動車市場幾乎趨于飽和,而且同質化競爭很嚴重。因此,我們想借助廣交會的平臺把產品推向國際。”

        但推向國外的產品,擁有自主技術更重要。杜先瑞指出,出口到國外的電動車,一旦被仿造,國內的商家就會被牽著鼻子走,喪失定價的主動權。因此,“自主研發,一方面可以在海外市場獲得定價主動權,另一方面,也是提升客戶粘性的重要手段。”

        歐美市場潛力誘人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許多商家對美國市場望而生畏,然而,記者發現,電動車行業卻不愿意放棄歐美市場,有些企業出口美國的占比甚至接近50%。

        臺州市酷樂客車業有限公司銷售主管盧濟德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東南亞國家華人眾多,生活習慣、消費習慣非常相似,是電動車出口的主要目的國。“但這些國家對產品價格有一定要求,定價不能過高。我們的傳統三輪電動車和加長的觀光電動車在這些國家很暢銷。”

        然而,杜先瑞則對記者表示,盡管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但公司對歐美市場的開拓從未減弱。“歐美市場受到人力成本高、相關產業體系不完整等因素影響,兩輪和三輪電動車產業鏈幾乎已經沒有了。因此,采購商只能從中國進口。”

        談及如何規避美國政府加征關稅的影響,杜先瑞透露,現在行業內采取的比較常見的辦法是做轉口貿易,即先將產品出口到第三國,然后再進入歐美市場。“讓美國采購商分攤關稅并不現實,我們只有做轉口,但轉口貿易必然會導致交通成本的上升,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

        趙磊同樣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中美貿易摩擦不確定性加劇的形勢下,通過第三國做轉口貿易是規避高關稅的主要辦法,但需要評估成本。“公司正在研究更加年輕化、速度更快的越野型電動車。通過提升產品附加值進軍歐美市場。”

        采訪間隙,趙磊向記者演示了通過手機APP控制電動車的操作,從而取代傳統的車鑰匙。趙磊表示,公司正在與高校合作,豐富產品線。“對于歐美市場而言,電動車仍然是小眾商品,我們正在嘗試研究售價高于國內,但又低于美國本土汽車的產品。”談及研發方面的投入,趙磊透露,未來公司可能會拿出80%的盈利投入到研發設計當中。

        企業欲通過生產基地抱團出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在廣交會大量走訪后了解到,對于電動車行業而言,雖然歐美市場存在較大的潛力,但東南亞國家由于存在生產技術較為落后,油價較高等因素,仍然是電動車出口的主流市場。

        然而,無論是做轉口貿易,還是傳統貿易,東部沿海地區與東南亞國家之間距離較遠、運輸成本高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廣交會期間,中國電動車協會一位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早在2017年,愛瑪、綠源等電動車行業領先企業已經將目光聚焦國內電動車生產基地。通過基地抱團出海有可能成為一個新動向。

        記者了解到,2017年,國內首個面向東南亞國家的中國—東盟新能源電動車生產基地已經在廣西貴港市成立。相關媒體報道曾指出,在廣西設立電動車生產基地,將借地利之便,為中國電動車企業走出國門,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提供便利。

        此外,記者注意到,就在10月19日,貴港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了《貴港市新能源汽車電動車商標品牌創業創新基地創建實施方案》,《方案》指出,將整合有關部門資源,鼓勵知識產權代理公司等第三方商標品牌服務企業進駐基地,為基地企業提供專業化、個性化、全鏈條服務,并定期不定期邀請知識產權方面的專家為園區企業把脈會診,幫助企業壯大自主品牌。

        關鍵詞: 自主研發 電動車 生產基地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