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最后一天,萬達集團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與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達成戰略合作,將在中國合辦頂級國際醫院,全面引進醫院品牌、醫院
九月的最后一天,萬達集團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與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達成戰略合作,將在中國合辦頂級國際醫院,全面引進醫院品牌、醫院管理、醫療技術以及醫護服務體系,按照國際一流標準建設和運營。
恰逢郁亮高喊著“活下去”的時刻,全球最大的不動產公司萬達也投身醫療市場,讓人不禁猜想房地產市場的未來,卻容易忽略了萬達此舉背后謀局大城市服務供給、填補高端醫療市場空白的深意。
國際化一流城市里人口眾多,人們有著迥然各異的興趣、品味、需求和愛好,也需要從城市處獲得足夠的安全、便捷的交通、優質的醫療、開放的教育。特別是優質的醫療。縱觀全球的一流城市,除了商業、金融等的優勢外,無一例外地都在城市里擁有頂尖的醫療配套。
以紐約為例,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私立癌癥中心——紀念斯隆凱瑟琳癌癥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位于紐約;全美骨科排名第一的特種外科醫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也位于紐約;前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曾就診過的紐約長老會醫院(New York-Presbyterian Hospital),亦是全美最頂尖的醫療系統之一,其神經外科排名一直位于全美前5名。
日本的東京,則擁有著癌癥研究會有明醫院、國立癌癥研究中心中央醫院、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圣路加國際醫院,每一所都在日本擁有盛譽。
與大陸隔海相望的香港,也擁有著完善的醫療服務體系。2000年初,香港政府提出,由于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加上市民過度依賴公共醫療系統,導致現行公共醫療系統的負擔過重。政府檢討公共醫療系統的服務模式,并制定改革方案,關鍵是要加強公營及私營醫療機構合作?,F在的香港,除了伊麗莎白醫院、瑪麗醫院、瑪嘉烈醫院等公立醫院可為普通香港居民看病外,還有養和醫院、仁安醫院等眾多私立醫院為富裕人群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
然而,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中國一線城市,迄今為止,卻沒有一家被國際認可、能在國際上排名前列的高端醫療機構,從而難以在醫療產業中行成中低高端多層次供應的閉環,讓愿意花錢享受高品質醫療服務的人群無處可去。這與這些城市所提出的建設國際一流城市的目標并不匹配。因為,就像紐約和東京所呈現的,國際一流城市必須能夠為居住其中的市民提供一流水準的、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交通、醫療和教育顯然是一流服務中的基底,也就是“一只水桶里最短的那塊木板”。目前中國一線城市的這塊“木板”里,基礎服務比較完善,但高端服務十分缺乏。
高端醫療供給短缺的一端,是資源匹配的不均,絕大多數醫療資源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公立醫院上,民營醫院和小城市的公立醫院都難以獲得。于是,居民不得不涌向大城市的公立醫院看病。以北京為例,公立的三甲醫院門口永遠是車水馬龍、人滿為患,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都抱怨著“看病難”,300元一個的“普通特需號”要早早去搶。根據北京市衛計委于2017年年底發布的數據,按照每千人口0.5張康復護理床位的目標,北京僅康復床位缺口就達到千張左右。
高端醫療供給短缺的另一端,卻是需求的切實增長。近幾年,中國的一線城市迅速崛起一大批“新貴”,這些“新貴”人群普遍對醫療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注重服務質量與私密性,不愿接受公立醫院嘈雜擁擠的就醫環境,對價格不敏感,或是享有高端的醫療保險,能夠承擔高額的醫療費用。然而,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公立醫院、民營醫療機構發展相對滯后的事實,讓他們很難從市場中獲得滿意的醫療服務。《中國富裕人群調查報告》曾指出:86%的精英人士對現有醫療服務表示不滿,迫切需要專家進行治療,希望擁有完善的術后康復和專業家庭護理。
“這種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缺口,如果長期存在的話,顯然會影響城市在高端人才競爭中的吸引力,不僅引不來國際型人才,還會造成國內專業人才的外流,從而延緩城市邁入國際一流行列的步伐。”城市規劃專家提出,要想補足國內一線城市在高端醫療服務中的缺失,靠政府提供服務既不現實,也很缺乏效率,因為政府所應提供的是?;尽⑵栈菪缘姆?,比如公園、博物館、學校、大部分的醫院,而高端醫療服務則該交由政府之外的社會資本通過市場化手段去供給,只有各司其職,才能真正實行有效供應,“所以,政府最需要做的是鼓勵和培育市場主體、社會組織提供高層次的醫療服務,以滿足市民多樣化的需求。”
“作為全球最知名的研究型醫院中心之一,萬達通過引入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將國際一流的醫院管理團隊和醫療技術帶入中國,實際上是在填補國內一線城市在高端醫療機構建設上的空白,幫助建設國際一流城市。”有關專家分析指出,萬達所擁有的深厚土地獲取能力和強大的資金實力,可以很好地解決一般機構進入高端醫療領域所可能遇到的過高建設成本的壓力,加速國際頂級醫院的建設,幾年內就能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實現落地,以最短時間內形成有效供給,補齊一線城市醫療服務中的短板。
“對專業化的高端人才來說,一流的教育和醫療水準都是他們衡量是否能在城市久留的最重要因素。”一位萬達內部人士就提到,當年在打造青島東方影都之時,海外招商中外國人提出的最多一個擔憂就是青島有沒有國際頂級的醫療機構,“萬達在兩年前就開始在全球尋找合作伙伴,也是看到了這一現實。”
“一個日益繁榮的世界將會繼續重視城市所能提供的創新的快樂。”對于一座國際一流城市來說,由多樣性和包容性所制造的吸引力,以及由此而來的創新的快樂尤為重要。城市服務端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更多企業積極進入,用市場化的手段補齊短板。
萬達這只“領頭羊”,這次又走在了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