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市場積極因素不斷積累 外資持續流入改變投資邏輯

        2018-09-29 10:43:13 來源: 中國證券報

        9月份,市場出現探底回升走勢,反彈的背后是積極因素的不斷積累。即將到來的十月是否值得期待?本期特邀請興業證券策略分析師王德倫,招商證

        9月份,市場出現探底回升走勢,反彈的背后是積極因素的不斷積累。即將到來的十月是否值得期待?本期特邀請興業證券策略分析師王德倫,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和華創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君進行分析。

        積極因素不斷積累

        中國證券報:9月份A股出現探底回升走勢,市場存在哪些積極因素支撐反彈?

        張夏:第一,政策逐漸轉暖,進入九月份后,政府對于消費、科技等領域的政策逐步增多,包括研發支出抵扣比例提高、個人所得稅改革等措施均相繼落地。預計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政策利好。

        第二,外資流入不斷增加。伴隨著MSCI正式納入A股,外資配置A股的比重不斷提高。MSCI指數建議自2019年開始將A股大盤指數權重因子提升至20%,富時羅素宣布將A股納入,如此一來不僅有更多長線增量資金流入A股,也將會繼續提高A股在全球的關注度。

        第三,A股自身業績相對穩定,估值處在歷史最低區間。

        王德倫:可以分國內和國外兩個維度分析當前A股市場存在的積極因素。

        從國內來看存在政策趨暖和估值低優勢兩方面積極因素。一方面是政策漸漸趨暖,后續還存在改革開放40周年帶來的新一輪政策改革預期;另一方面,A股估值低優勢凸顯,目前全部A股市盈率13.81倍,明顯低于其2000年以來的歷史均值24.7倍,市凈率為1.64倍,明顯低于其2000年以來的歷史均值2.95倍。

        外部也存積極因素,外資持續流入A股。隨著A股納入全球資金配置的重要參考指數,增量海外資金加入A股市場可期。

        王君:10月份A股市場階段性企穩可以期待。一方面,在“穩杠桿、再平衡”的政策基調下,當前處于庫存周期下行過程中的緩和期。這一階段的特征是需求和流動性邊際改善,價格剪刀差回落放緩,信用利差缺口開始收窄,人民幣匯率波動性降低。另一方面,前期影響市場的利空因素逐步衰竭。不確定因素仍在,但風險在降低,對市場的影響在減弱。美聯儲加息與美元指數的相關性在走弱,國內央行的貨幣政策空間在打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決定本輪市場反彈成色的核心因素是增量資金入市。既包括進一步金融開放:MSCI擴容,富時羅素納入A股,滬倫通等帶來的外資增量資金;也包括國內機構加倉等季節性效應。利空的衰竭與利好的累積指向10月A股市場“賺錢效應”不減,是年內非常好的反彈窗口。

        外資持續流入改變投資邏輯

        中國證券報:外資的流入將在哪些方面影響市場?

        王德倫:外資的流入將在短期和長期兩個方面影響A股市場。短期影響體現在改善市場情緒和市場流動性上。2018年以來A股市場在內部去杠桿,外部因素擾動下表現低迷,但是外資在全球資產配置驅動下持續看好A股市場,資金持續流入A股,這直接改善市場情緒,提升市場風險偏好,而且在市場交易規模逐漸萎縮的環境下成為改善市場流動性的重要積極因素。長期影響則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直接促進A股國際化進程。目前海外資金在A股的持股占比已經接近了公募基金,成為了A股的新力量,極大促進了中國與全球資本市場的融合;其次,推動A股市場投資結構從“機構-散戶”發展到“內部機構-海外機構-散戶”的變化。提高市場機構化程度,促進市場博弈格局轉變,交易風格從機構和散戶之間的博弈逐漸轉向機構和機構之間的博弈;最后,在市場化監管理念下,外資的不斷流入會激勵監管層推出更完善、更成熟的監管制度。

        投資者可以從外資投向上借鑒長線投資價值投資理念,投資高性價比優質核心資產的布局策略。外資往往基于價值投資理念投資新興市場核心資產來獲取長期超額收益,外資投資臺積電就是一個十分經典的案例。因此中國投資者應該學習外資基于“放長線”的價值投資理念,投資高性價比核心資產的布局策略來“釣大魚”,把握中國核心資產帶來的長期投資回報。

        張夏:外資持續流入,對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A股成功入富,將給A股繼續帶來近千億增量資金,為市場提供流動性支持;第二,外資大規模流入有利于提振低迷的市場情緒,助力A股市場反彈;第三,外資重倉的金融、消費行業及各行業龍頭有望繼續受益,隨著外資流入規模擴大,這些優質龍頭的籌碼會不斷向外資集中;第四,從長期來看,外資將改善A股的投資者結構,帶動價值投資回歸并有利于降低市場波動率。目前A股投資者仍是以散戶和一般法人為主的格局,外資持A股比例在近一年持續提升,截至2018年6月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持股規模達1.28萬億元,占同期A股流通股市值的比例高達3.18%,長期機構投資者的隊伍得到壯大。同時外資作為價值投資者,其持股相對穩定,有助于降低市場波動率。

        對投資者而言,可以參考外資的“精選龍頭,兼顧價值與成長”策略,著重配置行業龍頭。

        王君:入富的意義與入摩類似,外資涌入已成為A股市場邊際上的重要投資者,影響力連續提升,促使A股市場波動率、換手率得到一定收斂,國際聯動性也在加強。

        從行業配置來看,外資投資者整體風格上趨同,青睞低估值且具備成長性的藍籌股,關注基本面和中長期的發展。今年以來,北上資金重點布局仍在以醫藥生物、家用電器為代表的大消費龍頭,因此,即使是備受外資青睞的消費板塊,也需要根據利潤良莠進行區分。

        隨著外資的進入,A股的投資邏輯開始出現轉變,由以往重題材炒作轉向了重業績看發展,深度挖掘上市公司基本面,這也將是未來A股長期發展的方向。

        十月行情可期

        中國證券報:十月行情是否值得期待?

        王君:就10月份而言,政策托底、信貸環境修復、企業盈利階段性企穩,龍頭企業的資金壓力得到舒緩,這些積極因素的累積效應有利于市場指數估值修復。從資金博弈的角度看,四季度A股市場存在明顯的加倉和反轉效應。行業配置方面,穩健與成長平衡的配置思路應當堅守,關注波動率與預期收益率之間的匹配建議關注受益于政策對沖,估值較低的周期行業,銀行、鋼鐵、建筑建材性價比高;另一方面,建議關注ROE增長更具穩定性的計算機和核心軍品行業。從風格因子的角度看,7月以來的市場變化仍會主導10月行情。價值、低估值、高貝塔、大市值因子優勢延續。從專題研究角度出發,在財政發力預期之下,制造業增值稅結構性減稅預期以及基建產業鏈潛在機會最大;中長期在政策轉向科技立國,核心技術自主可控龍頭在改革開放40周年關口或將迎來從大基金到結構性稅收優惠在內的諸多措施的支持,以自主可控為代表的科技成長板塊料將是秋季反彈過程之中彈性最大的領域。

        張夏:10月份市場有望延續反彈趨勢。風險階段性落地,政策逐漸轉暖,外部風險落地,風險偏好邊際改善。

        主要的思路有兩個,首選大眾消費龍頭。配置理由在于五點:

        第一,精準扶貧力度加大,個稅方案改革落地。我們測算國開行及農發行今年精準扶貧貸款較去年有望增加5000億元,個稅改革方案對工薪階層減稅近2000億,個稅改革中附加抵扣落地后,個稅改革減稅幅度有望更大。以上方案利好大眾品消費。

        第二,消費結構變化而非減少消費,此前我們看到社會零售商品增速回落明顯,但是根據數據拆分,汽車、家居、裝潢等與地產產業鏈相關消費對消費拖累較大。今年以來,食品飲料、化妝品、金銀珠寶、日用品、醫藥、紡織服務、旅游等消費同比繼續回升。

        第三,盈利能力繼續改善。大眾品上市公司公司整體毛利率提升,ROE不同程度提升。

        第四,機構抱團基本終結,過去兩個月機構持續減倉大眾消費,被動配置外資大舉加倉,持倉結構優化。

        第五,估值水平回落至合理區間。

        次選科技龍頭,配置理由在于:科技板塊年內盈利能力承壓,但是2019年開始,伴隨著5G建設提速,云計算快速發展、國產化提速,政府支持力度加大、明年開始科技板塊內生增長有望迎來三年上行周期。并購下行接近尾聲,政策重新開始支持兼并重組,有望開啟三年并購上行周期。

        王德倫:除政策趨暖和估值低優勢兩個方面積極因素之外,十月份開始的A股“愛在深秋”日歷效應也是值得期待的。根據興業證券策略組歷史統計數據來看,從2003年到2017年15年內“十一”前兩周、“十一”后兩周和“十一”后一個月這三個時間段分別獲得正收益的年份占比分別是47%、60%和67%,收益率中位數分別是-0.14%、2.02%和1.93%。因此從當前A股市場來看有反彈機會,在一波三折的2018年權益市場中,投資者應當降低預期收益率,有反彈盡早參與,避免成為最后的買單者,國慶前是布局調倉的較好時點。

        概括來講投資布局思路是關注反彈的同時保持謹慎態度。具體來看,站在當前時間點,短期布局三季度末的反擊下半場正當時。隨著政策底部、估值底部逐步清晰,投資者應該趁著風險偏好階段性否極泰來,布局“反擊”下半場,主要關注兩個維度:第一,“科技基建”以計算機(自主可控、云計算等龍頭)、通信(5G)、軍工(航空航天)、半導體產業鏈等過去核心關鍵技術能力建設的短板方向;第二,關注低估值的核心資產。但是考慮到近期市場已經出現較明顯反彈,且由于內部全部A股盈利底部未到,外部擾動因素仍存,新興市場的匯率沖擊尚未結束,市場風險偏好隨時惡化,因而投資者應當保持謹慎態度。

        關鍵詞: 外資 邏輯 因素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