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科技股的騰飛命運分化 蘋果微軟翻身 Facebook折翼

        2018-08-09 08:52:09 來源: 財經網

        美國灣區老鳥說現在和1999年很像,每天上班堵車、吃飯排長隊,大家都覺得科技股只能漲,科技公司的高薪碼農拼命追著買房子。大家都笑稱,要

        “美國灣區老鳥說現在和1999年很像,每天上班堵車、吃飯排長隊,大家都覺得科技股只能漲,科技公司的高薪碼農拼命追著買房子。大家都笑稱,要是科技股回撤20%,那灣區房價就懸了。”某長期位于硅谷的美股交易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感嘆。

        過去幾年,科技股的騰飛幾乎撐起了美股十年牛市的半壁江山。明星科技股“FAANMG”代表著美國最先進的科技力量——臉書(Facebook)、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奈飛(Netflix)、微軟(Microsoft)、谷歌(Google)。十年前大家稱華爾街從業者才是“金領”,然而如今手持股權激勵的科技公司員工無疑是“新貴”。不過,從剛發布的二季報來看,FAANMG的命運已經明顯分化,再將其放入同一個籃子無疑是懶惰的做法,擇股的必要性不斷凸顯。

        近期,《經濟學人》將明星科技股分為兩大陣營——FATWIN和MAGA。FATWIN指臉書、推特(Twitter)和奈飛,隨著隱私保護的趨嚴、廣告負荷漸滿,這些2C的互聯網服務公司或面臨拐點,這從臉書財報發布后股價狂瀉24%就可見一斑,歐盟最強隱私新規和“泄密門”等丑聞對臉書的用戶數、營收的影響都超出了華爾街預期,臉書CFO更是坦言這種窘境兩年內無法逆轉。

        而MAGA則是指微軟、亞馬遜、谷歌和蘋果,硬件銷售的超預期和云業務迅猛增長令其維持韌性。在本次財報季,蘋果和微軟這兩大家被華爾街淡忘的科技公司重現光輝。盡管谷歌遭遇了歐盟的創紀錄罰款,廣告收入占大頭的特點也與臉書類似,但谷歌試圖在云業務上奮起直追,這令其暫時避免了臉書的窘境。

        “超級科技股中必然會有輸家和贏家,因為它們市值太大了,若要繼續增長,就意味著要搶奪彼此的份額。我們時常聽到納斯達克并不像‘互聯網泡沫’時期那么貴,但是如果將納斯達克的市值與全球GDP水平相比,規模早已遠超預期。盡管有各種創新,但仍然逃脫不了一個現實——需求是有限的。”法興股票策略分析師拉普索恩(AndrewLapthorne)對記者表示。

        FATWIN盛極而衰

        盡管財報顯示,臉書營收大漲42%、推特漲24%,但有跡象顯示社交媒體的光輝年代已經結束了——全球流媒體巨頭奈飛二季度新增515萬訂閱用戶,與一季度增量相比減少了近200萬;臉書對未來的營收、用戶增長指引都趨于負面。

        這些2C的互聯網服務公司的廣告收入并不是無限的,用戶開始對社交媒體顯露疲態,監管者也在持續督促這些企業加強平臺監督。值得注意的是,臉書利潤縮水的原因之一,就是公司雇用了大量內容審查員來審查用戶發布的帖子。這一切可能只是剛剛開始。

        1)臉書“監管災難”超預期

        先來看看本季度最慘也是引領FATWIN拐點的企業——臉書。

        此次臉書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每股收益、廣告業務收入、營業收入和活躍用戶等關鍵業務指標均較一季度增長放緩,后兩者都不及市場預期,營收為2015年來首次遜于預期。同時,日活用戶環比增速創臉書有記錄以來季度增速新低,歐洲地區日活用戶至少兩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當然,更糟的還在后面的財報電話會議,公司高管的回答導致股價一度跌幅高達24%,公司市值當日蒸發1480億美元,相當于一個IBM的市值(1340億美元)。

        臉書CFO魏納(DavidWehner)在電話會議中的表態徹底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他預計,在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臉書營收增速和之前幾個季度相比將出現“較高單位數百分點”的滑坡,這主要因為臉書在Stories上投入更多精力,Stories時間軸上的照片和視頻會在24小時后消失。

        魏納表示,臉書在新隱私策略中,允許用戶選擇不共享某些數據,而這可能會導致廣告收入的減少。他預計總支出增速會在2019年超過營收增速,從而導致利潤增速下行。他還提及,臉書營收增速比過去低的局面會持續“數年……大于兩年,但是小于‘很多年’”。分析師也紛紛認為,這種滑坡的確是“前所未見”。

        2)奈飛付費客戶遇瓶頸

        奈飛同樣是靠用戶數量支撐股價的企業,本季度其表現同樣不盡如人意。盡管不斷登上內容制作的高峰,但內容為王的模式疊加債務瓶頸,使其開始失去華爾街的青睞。

        奈飛的最新財報顯示,二季度新增515萬訂閱用戶,與一季度增量相比減少了近200萬,也低于預期的627萬,盤中股價應聲下跌15%。該公司目前在全球有1.3億用戶,其中1.24億為付費用戶,這些付費客戶是奈飛的主要盈利來源。

        但用戶增長是有天花板的,這就跟臉書遇到的困境類似。過去6年來,奈飛的美國訂戶數從2300萬增至5800萬,國際訂戶數從300萬增至6300萬。經歷了原始積累期,增速自然開始放緩。

        意識到用戶增長瓶頸的限制后,去年10月奈飛將月費開始上漲1至2美元,相當于增加3億美元的季度收入,此舉當時推動其股價上漲僅約8%。一邊是跌15%,一邊是漲8%,可見用戶數量的增長才是奈飛股價的原動力,盈利反而是其次。

        為此,奈飛也開始通過生產優質內容來提升用戶留存率,其經典之作就是《紙牌屋》。但好內容無疑是用錢堆出來的。2017年,奈飛在原創內容上的開支為60億美元,2018年更是計劃投資80億美元用于內容制作。高盛預測,2022年奈飛在內容方面的投資將高達225億美元。

        本次財報數據還顯示,奈飛以大量舉債的模式進行擴張,其今年第二季度完成了一筆債券融資,募集資金19億美元,這使其資產負債率超過80%,經營現金流持續為負。財務杠桿過高或過低都絕非好事。

        香櫞研究甚至在3月押注奈飛股價會跌回300美元,理由是內容支出和舉債規模長期來看將無法持續。

        MAGA靠云重生

        再來看一下MAGA這個“希望軍團”。其中,本季度最出人意料的勝者就是微軟和蘋果,蘋果勝在貴價手機銷售大超預期,而微軟則在云業務收入增速方面跑贏。區別于FATWIN,MAGA軍團后期能保持韌勁的關鍵就在于云業務。

        如今,亞馬遜仍保持了全球云業務第一的寶座,AWS云服務已成為這家電商巨頭公司營收第三大和最賺錢的業務。二季度,亞馬遜AWS云業務營收為61.0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41億美元增長48.9%,高于預期的60億美元。不過,其當季收入增速小于第二位——微軟Azure云的89%。

        微軟云服務Azure二季度的市場占有率上升到18%,同比增長4個百分點,進一步縮小與亞馬遜的差距。微軟商用云業務(包括Azure公共云、Office365辦公軟件、Dynmics365商用軟件等)創下69億美元收入,同比增長53%。

        相比之下,云業務排位第三的谷歌則落后許多。其2017年年末公布的數據是,云計算業務每季營收約10億美元,但與廣告收入同樣占到九成、遭遇超強監管卻毫無云業務布局的臉書相比,谷歌當前的處境似乎要好得多,而且谷歌也致力于在云業務上發力。谷歌云今年二季度收入暴漲108%,市場占有率也上升到8%。

        雖然微軟、谷歌奮起直追,但就目前而言,亞馬遜似乎仍然是華爾街的最愛。哪怕此次其財報顯示營收和指引均不及預期,盤后股價仍短線漲超4%。

        主要原因在于,亞馬遜此次每股盈利是預期的兩倍多,而利潤大幅上升也與其核心電商業務、AWS云業務的強勁、成本控制有密切關系。

        不僅AWS云業務排名全球第一,亞馬遜也開始在谷歌、臉書所稱霸的廣告領域發力。盡管亞馬遜的廣告業務體量目前單季度僅有22億美元(上半年42億美元),但132%的同比增速顯示出零售領域的巨大廣告潛力。

        BMOCapital的分析師Salmon認為,亞馬遜海量的消費數據,讓廣告投放比起在谷歌和臉書上更加精準,并且“不侵犯隱私”;同時,亞馬遜的廣告和銷售之間的跳轉路徑更短,即轉化率會更高。

        在彭博社統計的55位分析師中,3人評級“持有”,沒有人評級“賣出”,剩下的全部評級“買入”。機構平均目標股價從年初提升近50%,至1930美元。

        蘋果萬億市值能走多遠?

        蘋果此次獻上了歷史最佳財報,而手機仍然是最強“現金牛”。其營收和盈利均好于預期,當季營收533億美元,大于市場預期的523億美元或增長15%,接近此前官方指引的區間上限535億美元;凈利潤115.1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2%。

        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iPhone手機銷量4130萬部,較去年同期小漲0.7%,低于市場預期的2%;但是,iPhone銷售收入299億美元,同比增長20%,大超市場預期,這主要得益于平均手機售價(ASP)漲至724美元,遠超預期的699美元,充分體現出以iPhoneX為主導的更貴機型廣受消費者歡迎。

        蘋果CEO庫克在財報電話會中表示,十周年紀念機iPhoneX連續第二個季度成為最暢銷的機型。這也預示著,未來蘋果推出的高價新機型也可能受到歡迎。

        如果說硬件的增量有限,那么服務收入可能是蘋果不斷側重布局的領域。服務業務包括蘋果應用商店、iTunes、AppleCare、蘋果支付、其他數字內容與服務,這已成為硬件手機之外的第二大營收來源,漲幅僅次于“其他產品”類別。

        財報顯示,蘋果服務收入正在成為蘋果的動力來源。服務收入二季度為95.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72.7億美元增長31%,今年連續兩個季度創造了歷史新高。

        蘋果服務收入占總營收的比例提升至近18%,高于上個季度占比15%,延續了過去幾個季度收入增速超過手機業務的趨勢。庫克表示,蘋果正穩步邁向服務收入到2020年(較2016財年)翻倍的目標。

        不過,如果你要問,在市值沖破萬億大關后,蘋果究竟將何去何從?現在樂觀可能還太早。

        頭等問題在于,蘋果的高研發支出在持續擠壓利潤率。截至今年6月的過去12個月里,蘋果的營業利潤率為26.6%,降至2009年以來最低,比2010年減少了1/4,營業現金流減去資本支出產生的自由現金流也接近2009年以來最低。

        再者,蘋果的相對估值已經是過去五年來的最高水平,且股價距離100日均線182美元偏離較遠,分析師也認為近期很可能會出現回調。

        關鍵詞: 科技股 蘋果 命運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