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明星基金經理傅鵬博離職后,興全基金公司又一位明星基金經理吳圣濤也于近日離職。明星基金經理接連出走是否會影響基金業績,進而被投資者
繼明星基金經理傅鵬博離職后,興全基金公司又一位明星基金經理吳圣濤也于近日離職。
明星基金經理接連出走是否會影響基金業績,進而被投資者用腳投票?
興全基金相關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從歷史過往數據來看,興全基金旗下的產品基金經理發生變更并未對產品業績帶來顯著的沖擊與影響。而且,興全投研團隊是投研大平臺運作模式,也讓旗下產品基金經理發生變更并未對產品業績、規模帶來顯著的沖擊與影響。
不過,三個月前,興全社會責任混合基金經理傅鵬博離職后,一些追隨他的投資者選擇了贖回。據該基金半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二季度末,興全社會責任混合基金資產規模下降到62.43億元,較一季度末減少了20多億元。
投研主力接連出走
公開資料顯示,吳圣濤在2012年加入興全基金,歷任興全有機增長、興全全球視野、興全商業模式混合基金經理,基金管理部投資副總監。
7月13日,吳圣濤對外發布了關于離職的公開信,其中回顧了管理近6年的興全商業模式混合的業績情況。“(興全商業模式混合)基金長期管理的結果我是滿意的,在經歷過如此多的股災后,基金的復合年化增長率達到19%,復權單位凈值達到2.568。”
就在吳圣濤離職前三個多月,興全基金還有一位投研干將出走。3月21日,興全基金明星基金經理傅鵬博因個人原因離職。在此之前,他管理興全社會責任混合基金長達9年之久,其任期回報高達434.13%,年化回報近20%,在208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一。
傅鵬博亦是興全基金的一位老將。公開資料顯示,傅鵬博自2008年7月加入興全基金,先后擔任基金經理、總經理助理、基金管理部副總監、副總經理兼研究部總監,可謂是核心投研人物。
記者統計發現,近年來,興全基金基金經理離職并不鮮見。Wind數據顯示,自2017年興全基金原總經理楊東離職以來,有4名基金經理離職。此前離職人數較多的年份為2015年,有6名基金經理離職。
例如,2017年5月4日,興全穩益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及管理多只貨幣基金的基金經理鐘明離職。2017年7月13日,興全綠色投資股票型基金經理楊岳斌離職。
規模不降反升
記者注意到,雖然多位基金經理發生變更,但興全基金管理規模卻呈現連續上升趨勢。
Wind數據統計,從2017年底至目前,興全基金管理規模分別為1597.42億元和1955.07億元。最新數據顯示,興全基金管理規模排在所有公募基金的第19位,較2017年上升了兩位。
這是否意味著,興全基金“重業績輕規模”的發展路線發生了變化?對此,興全基金相關負責人在回復記者時表示,關于業績與規模側重問題,興全基金會一如既往地堅持將業績放在第一位,在能力邊界范圍內去有機地提升管理規模。
興全基金在原總經理楊東管理時期,并沒有像多數基金公司那樣熱衷于做大規模,他表示,資產管理行業最大的驅動力是業績,沒有這個支撐,規模最后還是要回去的。“興全基金希望規模是自然的成長,有機的增長,不是靠大量砸錢,或是通過給渠道極高的激勵去把規模刺激上去。”
接棒楊東總經理之職的莊園芳也表示,公司發展并不需要急于求成和全面開花。
不過,盈米財富基金分析師陳思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基金經理發生變更對相關基金會產生影響,但具體影響要具體分析。就基金經理離職來說,需要根據基金經理在基金投資中的參與度進行分析。
“投資者最關注的應該是主動型權益基金的基金經理變更,投資者在購入這些基金時主要看中的就是基金經理的主動管理能力。一般而言,從新任基金經理投資風格、業績、后續持倉變化來分辨基金的未來預期是否改變,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要求比較高,不如先賣出再進行觀望。”陳思賢指出。
興全有機增長跌幅最大
從中長期業績來看,興全股票投資能力表現并不靠后。據銀河證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中,興全基金今年股票投資能力位居行業近前1/5水平;過去1/3/5/7年表現均位居行業前10位。
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7月18日,從近3年回報來看,興全基金14只權益類產品中,共有12只取得正收益。但從近6個月的回報來看,僅有興業商業模式混合1只取得正收益,其余13只均為負收益。
對于后者整體表現不佳的原因,興全基金相關負責人在回復記者時稱:“今年以來受到國內外經濟局勢,貿易政策,去杠桿等多重因素影響,A股市場整體呈現震蕩態勢,許多股票波動加劇,引起了媒體和公眾的擔憂。我司旗下的部分產品也未能幸免,因此凈值出現了一定的回撤。”
其中,從近6月回報來看,跌幅最高的是興全有機增長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跌幅高達16.39%。
7月18日,興全有機增長公布的二季度報告顯示,基金份額凈值增長率為-11.87%,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3.96%。
不同于去年整體上漲的表現,今年以來興全有機增長處于跌勢之中,而這與其重倉股表現不佳有關。二季度報告的前十大重倉股為歐菲科技、中國巨石、隆基股份、三安光電、伊利股份、領益智造、藍思科技、北新建材、東方雨虹、立訊精密、格力電器。記者注意到,大多數重倉股在二季度均處于下跌狀態。
其中,第五大重倉股領益智造近期出現“黑天鵝”事件。二級市場上,領益智造在7月16日和7月17日連續兩日跌停,原因是領益智造高達11.2億元的預付款可能無法收回。
具體來看,截至二季度末,興全有機增長持有領益智造4185.5萬股,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為5.02%。若按照上述持股數量估算,兩天時間該基金就蒸發了逾4200萬元。
對此,興全基金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興全有機增長的持倉是以中長期的品種為主,短期內受到整體A股市場震蕩態勢影響,凈值出現一定的回撤。“對于這些標的,公司研究員與基金經理都相當了解,跟蹤亦是非常緊密。”
從二季度投資運作情況來看,興全有機增長在二季度報告中表示:“本基金二季度以來整體倉位水平變化不大,考慮到國內外環境的不確定性,整體持倉結構偏謹慎,盡量規避目前經濟形勢下不確定性因素較大可控性欠佳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