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1日A股被正式納入MSCI,迄今已近兩周時間,前期持續加倉A股的滬深港通北向資金的表現有什么新變化呢?據資訊顯示,在A股首批入圍的226
從6月1日A股被正式納入MSCI,迄今已近兩周時間,前期持續加倉A股的滬深港通北向資金的表現有什么新變化呢?
據資訊顯示,在A股首批入圍的226只MSCI成分股中,以美的集團(000333)、貴州茅臺(600519)、格力電器(000651)等為代表的白馬股仍是近兩周北向資金加倉的焦點。另外,MSCI成分股中的破凈股也成了北向資金“圍獵”的對象。在這近兩周時間里,加倉股數排名居前的中聯重科(000157)、鞍鋼股份(000898)及多只銀行股,當前股價都低于每股凈資產。
北向資金抄底破凈股
最近一段時間,A股的破凈股軍團不斷擴容。數據統計顯示,截至6月1日收盤,滬深兩市共有120只個股最新收盤價低于每股凈資產,處于破凈狀態。
而截至6月13日收盤,破凈股的數量已增加至135只,其中華夏銀行、廈門國貿(600755)、廈門信達(000701)、光大銀行、*ST天馬(002122)、交通銀行、中原高速(600020)等40只個股的PB低于0.8倍,即這批股票的股價折扣力度超過“8折”。
由于近期市場低迷,自進入6月以來,首批被納入MSCI成分股的226只A股表現也總體低迷,截至6月13日收盤,這批股票中有約150只累計出現下跌。
另據資訊顯示,截至6月12日收盤,在被納入MSCI的226只A股中有30只股價跌破每股凈資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批破凈股成了滬深股通北向資金圍獵的對象。在過去近兩周的時間里,MSCI成分股中有175只獲得北向資金的凈流入,其中有27只破凈股。
在上述175只成分股中,獲北向資金加倉股數排名居前的有寶鋼股份(600019)、中國石化、格力電器、中聯重科、鞍鋼股份、大秦鐵路(601006)、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加倉股數都在1000萬股以上。而其中的中聯重科、鞍鋼股份及多只銀行股當前股價都在每股凈資產之下,中國石化、大秦鐵路等個股股價也處在破凈邊緣。
從凈流入的金額來看(以區間成交均價計算),排名居前的仍然以美的集團、貴州茅臺、格力電器等白馬股為主,不過鞍鋼股份、上海銀行(601229)、工商銀行、興業銀行、建設銀行等多只破凈股也得到北向資金過億元的凈流入。
多只白馬股被減倉
在6月1日A股正式納入MSCI之前,滬深股通北向資金曾出現了兩個月的持續凈流入。而數據顯示,北向資金的“買買買”動作還沒有收手的跡象,據資訊顯示,從6月1日~6月13日的9個交易日中,深股通全部實現凈流入,而滬股通也有8天為凈流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政策面也在為外資投資A股消除制度障礙。日前外管局宣布對QFII、RQFII實施新一輪外匯管理改革,取消了QFII每月資金匯出不超過上年末境內總資產20%的限制,同時取消QFII、RQFII本金鎖定期要求。而以往,限制資金匯出比例以及設置鎖定期,是影響QFII投資運作的主要因素。
對此申萬表示,投資者不宜高估此次改革的短期影響,但不要低估其長期影響。從中長期來看,這可視為推動后續MSCI納入A股系數繼續提升的重要舉措,也為更多的A股標的(非滬深股通股票池)納入MSCI鋪平了道路。今年6月1日,MSCI正式以2.5%的比例將A股納入。到今年9月,納入比例會提升至5%。此前富達國際股票基金經理周文群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未來A股納入MSCI指數的比例不斷提升將是確定性的長期趨勢。
雖然近兩周北向資金的增持是主流,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在6月1日~6月12日期間,北向資金還對MSCI成分股中的部分白馬股進行了減倉。據資訊統計,這一期間內,北向資金減持金額最多的5只成分股分別為平安銀行、海康威視(002415)、海天味業(603288)、中國國旅(601888)、三一重工(600031),這5只成分股凈流出的金額均過億。此外,宇通客車(600066)、青島啤酒(600600)、上海機場(600009)等幾只白馬股凈流出的金額也達數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