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尚未制定有關動物保護和管理的一般性法律,動物法體系由野生動物法、實驗動物法、畜牧法等專門立法構成,唯獨伴侶動物專門立法缺失。這
“我國尚未制定有關動物保護和管理的一般性法律,動物法體系由野生動物法、實驗動物法、畜牧法等專門立法構成,唯獨伴侶動物專門立法缺失。這導致多年來圍繞犬貓的繁殖、運輸、屠宰、銷售、飼養、流浪動物處置等人類活動或執法不嚴,或無法可依,引發社會分裂、道德滑坡、食品安全風險、公共衛生安全風險等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金川縣政協副主席新甲旦真表示。
他接受采訪采訪時表示,建議加快制定《伴侶動物保護和管理法》。“伴侶動物,經過漫長進化演變,已經脫離了自然界的生物鏈,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作為動物法體系中的一項空白,無論是從防疫的角度,還是從保護與管理的角度,都亟待制定一部伴侶動物保護和管理專門立法,來解決圍繞伴侶動物發生的種種社會治理問題。”新甲旦真說,“制定《伴侶動物保護和管理法》的時機已經成熟。調查問卷、社區座談、網絡輿論和日常觀察均顯示,民眾對伴侶動物在管理和保護方面都已經達成基本共識。”
他建議,要確立“管理”和“保護”并重的立法理念。針對管理內容,要負責任對待貓犬,嚴懲不文明養犬行為。養貓、養犬人應當文明飼養,妥當照顧,履行治療、防疫、適時絕育、不遺棄義務。養犬許可證制度全國實行。養貓許可證因地而異,授權地方政府裁量,鼓勵植入電子芯片。
新甲旦真說,在保護方面,要禁止虐待貓狗,禁止食用。對于虐待和遺棄行為,根據情節輕重設置相應責任形式處罰。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犬貓養殖、偷盜、毒殺、誘捕等消費行為,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和食品安全,維護善良風俗。其次,從源頭上控制流浪動物的產生,建立救助體系。源頭控制包括嚴格規范貓、犬繁殖經營,嚴懲遺棄行為。
關鍵詞: 動物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