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股神巴菲特2004年說的這句話,已成為風靡中國的投資格言。貪婪與恐懼是人性的弱點,兩者在充滿風險的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股神巴菲特2004年說的這句話,已成為風靡中國的投資格言。
貪婪與恐懼是人性的弱點,兩者在充滿風險的數字貨幣市場體現得尤其明顯。從絕對意義上講,每一個數字貨幣投資者在每天盯盤時,都在做買入還是賣出、抑或是持幣不動的思想斗爭,并因此經歷貪婪與恐懼的雙重煎熬。從相對意義上講,數字貨幣投資者的貪婪和恐懼在時空上與主體上是可以分離的。
每一輪大盤的牛熊轉換,每一種幣的價格漲跌,都在不同的投資者心中引發貪婪或恐懼的念頭,從而導致多空博弈、買賣交織的復雜投資行為。巴菲特的“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正是在這一相對意義上有感而發。
那么有沒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到這種量化的“貪婪度”或者“恐懼度”呢?有的,ALTERNATIVE.ME數據就是一為關于比特幣和其它主要加密貨幣提供了投資人情緒指數,像是一個旁觀者,可以給我們客觀的參考建議。人們可以盡量避免投資過程中的頭腦發熱和過度反應,當指數顯示“過度貪婪”時減少投入,在指數顯示“極度恐懼”時預估信心恢復的時機,幫助數字貨幣投資者在捉摸不透的市場也能有自己的客觀判斷。
根據ALTERNATIVE.ME顯示,今日情緒指數為49,這個“車速表盤”的指針指向的分值越高就表明市場越貪婪,0表示“極度恐慌”,而100表示“極度貪婪”,在2018年2月這個值接近80,那時候幣價剛從高峰跌下,很多人以為這是小幅震蕩正在急著進場,而在2018年末經歷了一整年熊市又來一輪暴跌,使投資者信心低過20,市面上大量“比特幣崩盤”的言論甚囂塵上,市場趨于恐慌。而目前情緒指數在50左右,可以說投資者們是一種較理性的狀態。
這個好用的情緒指數是怎么得到的呢?開發者們通過收集六個信息(波動性、市值和交易量、社交媒體、調查、主導地位、趨勢)來源來判斷人們對加密貨幣市場的態度和情緒,當前的指數只針對比特幣。
波動性(占比25%)——只要是大幅度的波動,不管漲跌其實都會成為市場恐懼的導火索。
市值/交易量(占比25%)——日交易量變大一般意味著人們的態度更積極,指數偏向貪婪。
社交媒體(占比15%)——開發者們主要進行推特上的情緒分析了,他們收集關于比特幣話題標簽的帖子,并考慮用戶的互動頻率和互動量。不尋常的高互動頻率可能源于公眾對比特幣的興趣激增,是市場趨于貪婪的信號。
民意調查(占比15%)——平臺每周都進行關于加密貨幣的民意調查,詢問人們如何看待這個市場,直接反饋為指數。
主導地位(占比10%)——如果比特幣主導地位的下降,可能源于人們發現了新的投機選擇,因此轉而進行投資,這預示著市場趨于貪婪,而市場不夠明朗或熊市的時候投資者會把其他幣換成比特幣屯著以防歸零,這時指針會朝著“恐懼”方向移動。
趨勢(占比10%)——主要針對谷歌搜索趨勢中所有關于比特幣的查詢詞條,尤其是搜索量的變化以及相關的比特幣熱搜推薦。比如,如果看到“比特幣崩盤”這一詞條的搜索暴漲了1000%,這顯然是市場恐懼的信號。
比特幣指數通過很可觀的數據量化這個市場上的參與者情緒,可以給投資者一個客觀的參考,但僅僅是一個參照。在我看來,巴菲特那句名言的核心精神不是讓你劍走偏鋒,而是提醒投資者在任何時候都要理性、冷靜、有主見、不盲從,“別人的恐懼”并不能成為你“貪婪”并買進垃圾幣的理由。
同樣,面對數字貨幣的美好前景,“別人的貪婪”也不能成為你“恐懼”的理由,不把“自己”賺錢的理由建立在“別人”犯錯的基礎上,這樣才能成為真正合格的理性投資者。如果你想搭上數字資產的財富列車,考拉礦工向你推薦挖礦作為獲取比特幣的最理想方案,獨創的“無憂回購”托管服務不僅滿足你的貪婪,還可避免出現恐懼,可以說是比特幣投資的極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