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提到比特幣挖礦,大家應該都會想到ASIC礦機,但是其實世界上還有很多神人用不同的姿勢在挖礦,今天就給大家講講一些不同尋常的礦機。
現在一提到比特幣挖礦,大家應該都會想到ASIC礦機,但是其實世界上還有很多神人用不同的姿勢在挖礦,今天就給大家講講一些不同尋常的礦機。
世界上最大的GPU“礦機”
玩游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英偉達的大名,他們在游戲顯卡行業就仿佛格力在空調行業一樣赫赫大名,當然在比特幣挖礦風靡的幾年,英偉達毫不意外的變成礦機生產商,專攻顯卡礦機和芯片研發,他們曾開發出專為超級計算機的PGU名叫NVIDIA DGX-2,在2018GTCC大會上一發布DGX-2就以每秒千萬億次的計算速度,獲得了眾多公司的青睞。
DGX-2能夠實現每秒2千萬億次浮點運算(2 PFLOPS),性能比去年9月推出的DGX-1性能提高了10倍,售價39.9萬美元(人民幣250萬元)。這個計算能力是什么概念呢,在目前的算力難度下,大概半小時就能挖到一個比特幣!
要不是售價過于昂貴,外加無法量產,這款怪獸級GPU一定會風靡礦圈。
世上最佛系“礦工”
大部分的礦工都在每天戰戰兢兢地盯著幣價和算力,努力保證利潤,還要攢錢買最新款的礦機。不過有些礦工可能并不在乎,對于某些懷舊的geek來說,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的老舊設備一樣可以投身到挖礦熱潮之中,比如說大家熟知的FC紅白機——NES。
一位推特網友gbg(Twitter@__gbg__)發布,他把自己屯的1985年生產的祖傳NES改造成了一臺礦機。他甚至通過各種手段使比特幣的哈希算法“SHA-256”生成的是32位元的數據能在8位元的NES上運行。四年來,這臺機器晝夜不停地工作著,gbg期望它能完成一次成功的計算,賺一塊比特幣回來。
不得不說,在比特幣誕生10年后的今天,“挖礦”已經是大型礦機集群間的算力競賽,早就和個人用戶沒什么關系,更別說gbg用的游戲機,gbg的1BTC夢想可能是山無棱天地合的幻覺,這種行為與其說是在經濟生產,不如說是行為藝術。
但從這些有趣的礦工身上,你也許能體會比特幣挖礦的吸引力,如果你想搭上數字資產的財富列車,現在可以開始考慮挖礦,你可以借助類似考拉礦工的數字資產管理服務平臺實現購買礦機、收益、賣幣等全套流程,考拉礦工獨創的“無憂回購”托管服務不僅提供全方位的運維保障,還執行“增值回購”保證,可以說是比特幣投資的極佳方案。